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5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雪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徵如屬。

古比;女子成年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式名。非洲坦尚尼亞國莫洛戈羅地區(Morogoro),瓦卡古盧人(Wakaguru)的一種非歐系舞蹈╱戲劇。這是女孩要開始步入成人階段的儀式。古比有兩種︰一種表示她的初經,另一種則在她結婚前夕所表演的。雖然表達的意涵不同,但形式是一樣的,不論是舞蹈、音樂還是模擬表演,其結構都相同。第一種古比意義在讓女孩知道如何處理月經,第二種則是關於婚姻生活的指導。所有的舞者都是已受過成年禮的的女性。她們做著肩部動作同時圍成圓圈唱歌跳舞。鼓手隨著動作演奏,有一位觀眾,通常是年輕女孩,她坐在圓圈的中間,做出和舞者一樣的肩部動作,但並不歌唱,因為她必須傾聽歌曲的內容。領唱的歌者唱出教學歌曲,稱做姆希姆(ms...
Penina O. Mlama《Digubi: A Tanzanian Indigenous Theatre Form》The Drama Review.
威爾,凱薩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十歲開始學舞,曾進入由貝嘉(Maurice Béjart)建立的Mudra舞蹈學校,後來加入巴拉斯卡(Félix Blaska)和巴古葉(Dominique Bagouet)的舞團。1983年,她與另一位舞蹈家孟特(Bernardo Montet)一起到日本跟隨舞踏大師大野一雄學習,受大野的舞踏哲學影響,把東方的冷靜、智慧及近乎禪的內省風格融入西方的舞蹈美學中。同年,她與孟特在東京發表《堅決要求》(Instance)一舞,展現出一種嚴肅冷靜、神祕且新穎的風格。她與孟特共組「Studio DM舞團」,她從大野的教導中了解到內在心靈修養對藝術的重要性,並相信當體能消耗...
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Le Cenam《La danse en France》、Danse à Lille《Ellipses regards sur 10 chorégraphes contemporains témoignages sur une décennie de danse》1993、Oonagh Duckworth《Catherine Diverres》1989.
斯尼樂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狄斯奈樂園。為英語DISNEY的音譯。
耶雷哈,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他是菲律賓的舞者兼編舞家,1970年菲律賓芭蕾舞團(Ballet Philippines)的共同創立者兼指導者,也是菲律賓舞蹈劇場(Dance Theater Philippines)的創立者,1991年時被指定為該團的團長。1986年被指定為菲律賓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他偶爾會將菲律賓神話或傳說用進他的舞蹈中,他創作了以傳統菲律賓史詩和詩歌為基本的芭蕾和現代舞,1968年,依據Maranaw-Maguindanao的本土舞蹈編出《Katakata Sin Rajah Indarapatra》,那是關於傳說中的Indarapatra和Sulayman兩兄弟。1989年,他接著把《瑞鉤動素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又稱如蕊如蕊(ruriruri),為毛利人坐舞的一種。有時可在船上起舞,此時舞者分為兩部份,船長、官員及其女眷坐在船尾,其餘則往前坐。他們吟誦一種固定節奏的詩文。早期亦有人稱之為遊戲。依記載,人們圍成圈或半圓,同時拍擊大腿和胸堂,手臂的動作愈來愈快,並開始發出高頻率的口哨聲,這些表演者也會同時以極快速方式口出言辭,而且無論手勢、動作、口哨、吶喊,整個團體表現都是一致的。
《The Maori Action Song》.
涅黎娜,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南非芭蕾伶娜,她生於南非開普敦市(Cape Town)。早年在開普敦受教於多霍碟.馬可內(Dorothea McNair)及艾倫.奇干(Eileen Keegan),隨後在1945年到英國莎德斯威爾斯芭蕾舞學校(The School of the Sadler´s Wells Ballet)學舞,1946年成為莎德斯威爾斯芭蕾劇院和芭蕾舞團的成員之一。1954年成為閃耀舞星,她在英國及其它國家頗享盛名,曾被盛情的邀請到莫斯科波修瓦劇院表演。她常在弗烈德力克,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所編的芭蕾舞作中表演例如:《灰姑娘》(Cinderella, 1948),《向皇后致敬》(...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巴拉訥;高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巴拉訥(Baladines)是中古法語,意為高舞。由丑角默劇演員及喜劇演員表演。有時亦伴有歌唱。其後逐漸演變成為特技表演,並無節奏可言,通常由二、三男舞者組成一個小舞團,旅行表演。巴拉訥舞之後又產生多種形式之勃浪舞(Branle)及華爾滋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波紋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波紋蛾 Demopsestis formosana Yoshimoto, 1983 台波紋蛾屬於中小型昆蟲,翅展33-39mm,前翅長13-17mm,本種成蟲常與Takapsestis wilemaniella搞混,後者前翅底色為較均勻的灰色 本種標本多半採集自介於海拔2000~2600公尺的闊葉林區。成蟲發生期為冬末至春末(二月至五月),為台灣特有種。
德高特,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美國舞蹈家、編舞家。原本學習繪畫,20歲才開始學舞。早期參與傑德森教堂(Judson Church)的後現代舞群,也曾參加威爾森(Robert Wilson)的實驗劇《聾子的凝視》(Le regard du sourd)、《致維多利亞女王的信》(A Letter for Queen Victoria)、《愛因斯坦在海邊》(Einstein on the Beach)等作品的演出。1974年,他首次發表作品《繩舞》(Rope Dance),只以一個不斷反覆的旋轉動作為全舞之主題而引起矚目。後來自組舞團,在美國及法國演出。1982年,他在法國Aix-en-Provence藝術節推出《天鵝湖》...
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Le Cenam《La danse en France》、Sally Banes and Robert Alexauder《Terpsichore in Sneakers Post-Modern Dance》198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