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本國殘,社稷2>壞,宗廟隳3>,刳腹折頤4>,首身分離,暴5>骨草澤,頭僵仆6>,相望於境;父子老弱係7>虜,相隨於路;鬼神狐祥無所食,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滿海內矣。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是王攻楚之日,則惡出兵?王將藉路於仇讎之韓、魏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 (2)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後以代稱國家。 (3) 隳:音ㄏㄨㄟ,毀壞、損毀。 (4) 刳腹折頤:肚子被剖開,下巴被折斷,形容傷亡慘烈。刳,音ㄎㄨ,剖開。頤,下巴。 (5) 暴:音ㄆㄨˋ,同「曝」,晒。 (6) ...
鮮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得要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要」和「領」是指衣服的腰部和領子,比喻事物的重點。《史記》裡記載,漢武帝時,匈奴攻破西域的月氏國,還將月氏王的頭拿來當酒器,人民對匈奴心生憎恨,想要報仇卻沒有兵力。漢室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是難得的好機會,便派張騫出使月氏,尋求聯盟以對抗匈奴。月氏在匈奴西方,要到月氏必須先經過匈奴。張騫到了匈奴後就被俘虜,滯留在那裡長達十餘年,娶妻生子。然而忠心為國的張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後來找到機會逃往大宛國。大宛王素聞漢帝國的富強,見到張騫非常高興,問他有什麼須要幫忙的地方。張騫便將欲通使月氏,卻受阻於匈奴的事告訴大宛王,並承諾若能幫忙抵達月氏國,漢室必定有...
五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1)古代軍隊以五人為伍,一伍之長稱為「五百」。也稱為「伍伯」、「伍長」。(2)古代戶籍以五戶為伍,負責管理一伍的人稱為「五百」。也稱為「伍伯」、「伍長」。(3)地方官府差役兵卒。《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曹節傳》:「節弟破石為越騎校尉,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宋.劉宰〈野犬行〉:「叫呼五百煩里閭,淺土元不蓋頭。」
通古斯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的一個語族系,包括滿族、錫伯族、索倫族、畢喇爾族、達呼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及赫哲族八個重要部族。聚居於大陸地區東北及西伯利亞東部。原操通古斯語,屬阿爾泰語系,文字用字母拼音,並由左而右,直行書寫。樣貌特色為圓闊面,皮膚黃色,毛髮黑直,身材中高。信仰薩滿教,營游牧漁獵及農耕生活。
後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胚胎時期腦的一部分。位於腦的後部,係由橋腦、延腦、小腦及第四腦室構成。
枕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腔與脊髓管的通道,在頭後面正下方,為底的一部分。
圓頭方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皆頭圓足方,故用以代稱人類。也作「方趾圓」。
捐軀殞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身軀,丟掉頭。指犧牲生命。《孤本元明雜劇.娶小喬.第三折》:「我道來不輕微,設若便捐軀殞首當出力。」
捐軀疆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場,本當作疆埸,埸俗誤作場。「捐軀疆場」指戰死於戰場。如:「革命先烈拋頭,灑熱血,不惜捐軀疆場的精神,永遠令人敬佩!」
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理解、知道。宋.葉夢得〈永遇樂.蘋芷芳洲〉詞:「此中高興,何人解道,天也未應輕付。」《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殺生報主意如何?解道功成萬骨枯?試聽沙場風雨夜,冤魂相喚覓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