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3.0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政治趨於成熟後,對執政的政策、措施等加以批評,在立法時表示反對意見,或阻礙、破壞,使執政失敗,而以合法的、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治權力的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入政的人。如:「員有義務遵守章,不宜利害導向,輕言退。」
東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楊時建東林書院於江蘇無錫。明萬曆年間,顧憲成等人重修並與高攀龍輩講學其中,每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士大夫多響應依附,遂有「東林」之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求內部團結,鞏固力量,而肅清內一切敗劣分子的行動。
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教育是中國國民北伐期間所推行的教育政策。中華民國的誕生,係由孫中山先生所領導,而國民又為當時中國最主要的政,故民國十三年(1924), 孫中山先生改組國民時,借鑑蘇俄革命經驗,提出「以治國」的主張。政府既由領導,則一切施政自均以治為原則;因之實行化教育的思想,乃應運而生。
  民國十五年二月,廣東軍政府設立教育行政委員會,許崇清委員提出〔教育方針草案〕,主張以民生為三民主義的哲學基礎,強調生產教育的重要;以民權主義出發,說明政治教育的重要;由民族主義出發,實施軍事訓練,培養與帝國主義鬥爭的戰鬥群眾。
  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主政者體認到思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依循的政治綱領。是一個政的最基本的政治綱領和組織綱領。如:「一個政綱是不輕易更改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賊、叛徒的同。《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後患不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政發行,為政宣達其理念的報紙。如:「任何政報,都反映該的政策路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的言論。宋.陸游〈跋兼山先生易說〉:「君彥明獨謂,立之自論起,即與程先生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加某一政或派系的人。含有貶義。如:「此次遊行活動中,該徒的暴力抗爭行為,無法獲得社會大眾認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