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漬、泡在液體中。如:「泡」、「漬」。
2.滲透。《淮南子.原道》:「上漏下濕,潤北房。」唐.楊烱〈送豐城王少府〉詩:「離亭隱喬樹,溝水平沙。」
漸漸、逐漸。如:「漸」。《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自此以疏慢矣。」《金史.卷八三.張浩傳》:「其後奢用廣,蓋汝霖有以導之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潛漸漬。比喻學力的深邃。唐.韓愈〈進學解〉:「沉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漬、滲入。《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是以六合之內,八方之外,淫衍溢。」
2.逐漸親附、漸次接近。《文選.王襃.洞簫賦》:「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淫叔子遠其類。」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存而下者,孟郊東野始以其詩鳴,其高出魏晉,不懈而及於古,其他淫乎漢氏矣!」
潤之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顏淵》:「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指讒言如水之滲透,積久而逐漸發生作用。《三國志.卷五七.吳書.張溫傳》:「而怨憤之聲積,潤之譖行矣。」也作「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沾潤、滋潤。《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懷生之物,有不潤於澤者,賢君恥之。」
2.讒言。參見「潤之譖」條。《漢書.卷七六.王尊傳》:「秦聽潤以誅良將,魏信讒言以逐賢守。」《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聽讒惑亂,公潤不行,此明勝也。」
3.逐漸親熱、討好。《水滸傳》第三九回:「聞知這蔡九知府是當朝蔡太師兒子,每每來潤他,時常過江來謁訪知府。」《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內白鷂招妖》:「當時則是取笑,誰知潤之間,太真與祿山為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液體泡。宋.范質〈戒兒姪〉詩:「黃河潤九里,草木皆漬。」引申為積久而發生效用。漢.孔融〈臨終〉詩:「三人成市虎,漬解膠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在液體中泡。如:「衣服已經泡很久了,快點去洗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漸沾染。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故曰丹可滅而不能使無赤,石可毀而不能使無堅。苟無丹石之性,必慎染之由。」唐.張九齡〈敕處分縣令〉:「或以循己而貪婪,或以畏法而巽愞,染成俗,妨奪為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潮溼。《三國演義》第三四回:「玄德著慌,縱馬下溪。行不數步,馬前蹄忽陷,濕衣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immersed)沉式的統整課程,好比透過顯微鏡來看課程。此種方式具有濃郁的個人色彩,以「興趣」和「專長」作為鏡頭,篩濾所有的內容;統整的作用在學習者「內部」完成,而較少有或是根本就沒有外來的干預。研究生、博士學位候選人,以及博士後的研究人員,可以說完全沉於其專長的領域中。他們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專題,統整了所有的資料。例如,一位博士學位候選人,可能是物質的化學鍵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