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姓。如明代有濬。
吉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4~1965)英國政治家,保守黨領袖,第二次大戰中任英國首相。生平反對共產主義,主張維持英國的傳統。西元一九五三年以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丘逢甲(1864~1912),一名倉海,字仙根,臺灣苗栗人。中日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後曾發起建立「臺灣民主國」,最終失敗內渡中國。(註1)目錄1 生平1.1 早年1.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1.3 抱憾遺民2 詩作選錄3 參考書目 生平 早年丘逢甲生於同治3年(1864)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銅鑼),自幼聰穎過人,據說7歲能做詩、26歲考取進士,有「東寧才子」之稱。因為目賭官場腐敗,藉口辭官返臺(官員須迴避本籍),以教育為職志投入各書院講課。(註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光緒20年(1894)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確定割讓與日本,引起全島民眾譁然。群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深遠的意境。《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賈政道:『非胸中大有壑,焉想及此?』」也作「丘壑」。
妙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妙津,台灣彰化人,1969年生,1991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1992年12月前往法國留學,1995年6月25日在巴黎自殺身亡,享年僅26歲。當年僅19歲的妙津以〈囚徒〉此短篇小說獲得中央日報獎,兩年後又以〈寂寞的群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新人獎,讓人不得不開始注意她這新興的年輕寫手。1995年妙津的自殺身亡掀起了台灣文壇一陣驚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為梵語bhikṣu的音譯。《洛陽伽藍記.卷四.城西法雲寺》:「市東南有皇女臺,漢大將軍梁冀所造,猶高五尺餘,景明中,比道恆,立靈仙寺于其上。」也作「比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一丘之貉」。見「一丘之貉」條。01.宋.劉敞〈任城道中〉詩:「古今一貉,成敗誰復論!」   
吉爾(Wenston Churchi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蘇州嘉興人.奉事繼母為孝,常有靈芝生在堂下.曾任太子石庶子的官職,年八十餘,堂上的老母還健在,他把一半的薪俸來養親,備受時人的稱道,為人謙讓好禮,卒年九十六.《新唐書.藝文志》有傳略。著有《為集》。
比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馬神話中專司戀愛的神。為英語Cupid的音譯。傳說是女神維納斯的兒子,常被塑造成手拿弓箭,背部有一對翅膀的男孩形象。也稱為「愛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