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傾側、不平。參見「陂」條。
1.團狀物。《西遊記》第七四回:「把棍子望小妖頭上砑了一砑,可憐,就砑得像一個肉!」
2.一種玩具。參見「螺」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木頭製的圓錐形玩具。下端有鐵尖,繞上繩子,急甩出去,落地後就能在地上直立旋轉。
阿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譯自胡語。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為阿彌佛。記載阿彌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佛成為最流行的佛。甚至阿彌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也稱為「無量壽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指證悟宇宙真理,解脫一切煩惱的人。為梵語buddha的音譯。《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桓帝時,襄楷言佛、黃老道以諫,欲令好生惡殺,少嗜慾,去奢泰,尚無為。」也作「浮屠」、「浮圖」、「佛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平坦、不順利。《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罷池陂,下屬江河。」
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阿利安人與吠時代文明2 吠3 奧義書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阿利安人與吠時代文明印度河文明其後神秘的消失,在數百年之後,來自中亞草原的遊牧民族──阿利安人,他們來到了印度河流域,開始侵入這一地區。他們征服了當地土著,定居於今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區,這種入侵從西元前一千五百年一直持續到西元前一千一百年左右。這些新進入者雖然帶來了破壞,但同時也帶來了偉大的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古梵文創作的宗教詩歌。為婆羅門教、印度教崇拜和祭祀用的讚歌、祭詞、咒語。為梵語veda的音譯。寫作年代不詳,大多數學者估計為西元前一五○○年至前一二○○年之間。最古老的《吠本集》有《梨俱吠》、《夜柔吠》、《娑摩吠》、《阿闥婆吠》四部。而《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則為吠的解釋書。也作「皮」、「毗」、「圍」、「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背面似瓜呈瓢形,正面平直,有四組金屬弦,每組二條,音域含三個半八度,常用以伴奏民間舞蹈和歌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佛教雕刻藝術的一個流派。公元一至六世紀盛行於犍羅(相當於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吸取古代希臘末期的雕刻手法,對東方雕刻藝術的發展曾有影響。如:「這座佛塔的浮雕,有犍羅的風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習俗上又將行腳乞食的出家人稱為「頭」。此僧人通常還保留有部分的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