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6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腰骨。《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折脅拉,免於徽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腰部下面、腹部兩側的骨骼。左右各一,上緣略呈弓形,下緣與恥骨、坐骨相連而成髖骨。也稱為「腸骨」。
股韌帶;Y形韌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起始於腸骨(骨)前下棘,覆蓋關節前面的大部分,分成兩個帶狀,附著於大腿骨上,有如Y字形,故稱Y字形韌帶或骨大韌帶,為體內最厚、最強壯的韌帶,有300kg以上的牽引力。垂直位時,除可防止腿過度向後方旋轉之外,並可防止軀幹後傾。水平位時,可防止腿過度外轉之外,也可防止走路時,上身向離地腿側傾倒。此韌帶可控制髖關節伸展,也有確保骨盆與軀幹聯繫的作用,與恥骨以及坐骨兩韌帶共同保護髖關節的安定。因其位於髖關節前面,故可防止髖關節的過度伸展。
腸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髖骨上方扁平部份稱為腸骨或骨。與恥骨骨癒合而成髖骨。是髖關節的上部,用手由體表可以觸摸到。
腰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肌(Iliacus)和腰大肌(Psoas Major)合稱為腰肌。肌起始於骨脊,腰大肌起始於腰椎,快肌肉終止於股骨小轉子上。有位於身體中心位置、維持姿勢以及屈曲髖關節等作用。是人體最強壯的屈髖肌,例如從事跨欄、跳高和擲標槍等動作,都必須依靠其作功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走路、跑步以及爬樓梯等活動。都有助其訓練。
腸脛束;脛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大腿肌膜張肌(Tensor fasciae latae)外側的大腿部位稱為腸脛束(脛束)。是非常強壯的韌帶,從大腿肌膜張肌移行部位,附著於脛骨外側顆。因腸脛束與大腿骨外側上顆骨突起之間,會產生摩擦。所以男性(都會有輕微O形腿)或有O形腿的人,因膝關節過分向外突出,容易發生腸脛束(脛束)摩擦症候群。
腰腸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由腰大肌與腸骨肌合稱為腰腸肌。腰大肌起始於腰椎,腸骨肌起始於腸骨稜,兩塊肌肉終止於股骨小轉子上。位於身體中心位置,有維持人體姿勢和使髖關節屈曲的作用。
腸骨稜;(骨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位於腸骨上面邊緣部,是腹肌群的附著處。正常情況下,腸骨稜(骨稜)兩邊位置同高。如果高度不同,則可能有骨盆傾斜現象。
關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薦骨(骨)和腸骨(骨)所形成的關節。由堅固韌帶聯結。正常情況下,此關節是不可動。女性在分娩時,此關節韌帶會鬆弛約5公分,分娩完畢會恢復原狀閉合。
胯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成骨盆的大骨。在軀幹下部,左右各一,由骨、坐骨和恥骨所組成。也稱為「髀骨」、「髖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