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12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袞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天子失德。漢.蔡邕〈胡公碑〉:「釐改度量,以新國家,綱既整,袞闕以補。」
光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的功業。《書經.洛誥》:「越乃光烈考武王,朕恭。」《明史.卷二七六.余煌傳》:「請諡,則當先帝光烈未昭。」
熱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紛擾、忙亂。《喻世明言.卷一五回.史肇龍虎君臣會》:「王琇急去稟令公,要就熱亂裡放了這貴人,只做因火獄中走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一夜熱亂,不曾喫一些物事,肚裡又飢。」
報國盡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盡忠效力。如:「若人人能報國盡忠,國家強盛,指日可待。」《西遊記》第三九回:「我師父大發願,情欣意美,報國盡忠,蒙唐王賜與文牒。」
沿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身、全身。元.無名氏《劉嫁婢》第一折:「我有甚麼呢?那裡有那板箱豎櫃來!沿身打沿身,身上的衣裳,肚裡的乾糧。」
打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持。《喻世明言.卷一五.史肇龍虎君臣會》:「遮攔架隔,有如素練眼前飛;打齪支撐,不若耳邊風雨過。」
做道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理由、想辦法。《水滸傳》第三九回:「戴宗看了,只叫得苦,又沒做道理救他處。」《喻世明言.卷一五.史肇龍虎君臣會》:「元來令公日間已寫下書,只要做道理放他,遂付書與王琇。」
奧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遠的謀略。《晉書.卷六六.劉傳》:「其恢宏奧略,鎮綏南海,以副推轂之望焉。」
榷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將某些物資列為國營、專利,以增國家稅收。漢.揚雄《法言.寡見》:「羊榷利而國用足,盍榷諸?」
啟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使臣出行,必執節以示信。後以啟節指侍從引駕或高階層官吏啟程。南朝梁.陶景《周氏冥通記》卷二:「神童啟節,玉女侍軒。」《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麼那明早,是在何時啟節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