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0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合時宜。《文選.張協.七命》:「聖人不卷道而背時,智士不遺身而匿。」《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說了他們,他們還要笑我說背時的話,你說可要氣死了人!」
逃名溷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姓埋名混於世俗之中。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江湖飄泊,市井追隨。逃名溷俗,縱酒忘機。」
分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理。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見鳥獸蹄迒之,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
風調雨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調雨順」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據《舊唐書.卷二一.禮儀志》引)武王1>伐紂2>,雪深丈餘,五車二馬,行無轍,詣營求謁。武王怪而問焉,太公3>對曰:「此必五方之神4>,來受事5>耳。」遂以其名召入,各以其職命焉。既而克殷6>,風調雨順。 〔注解〕 (1) 武王:周武王,姬發,生卒年不詳,文王之子。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2) 紂:商紂,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
萍蹤浪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四處飄泊,行蹤不定。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齣〉:「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也作「萍蹤浪」。
鞋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朝楊億有盛名,曾因草制為執政者所點竄。楊億不平,取其稿上改易處以濃墨塗抹,人問其故,答說是他人腳。後世行文遇人塗抹,謔稱遭鞋底。見宋.溫革《隱窟雜志》。
豐功厚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績大,所得到的利益也多。漢.班彪〈王命論〉:「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三國志.卷四○.蜀書.彭羕傳》:「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譽,豐功厚利,建立勛。」
輦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車駕附近,指京師。唐.裴鉶《傳奇.裴航》:「航遍求訪之,滅匿形,竟無蹤兆。遂飾裝歸輦下。」宋.劉辰翁〈柳梢青.鐵馬蒙氈〉詞:「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也稱為「輦轂下」。
駢肩累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多擁擠。元.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九.嘉定寶璽》:「能文之士,如朱中美、錢槱、謝耘等數十人,作為頌詩,以鋪張盛美。四方士子駢肩累足而至,學舍至無所容。」也作「駢肩累」、「駢肩累踵」。
拍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滿、塞滿。元.馬致遠〈哨遍.自唐晉傾亡套.一煞〉:「先賢墨君都得,滿箱拍塞數千卷。」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滿胸襟拍塞懷孤憤,將雲間太華平吞。」也作「拍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