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3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俄羅斯共和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前蘇聯西部,與波蘭毗鄰。面積二十萬七千六百平方公里。首都為明斯克(Minsk)。人民多信仰東正教,主要語言為白俄羅斯語、俄語。創立於西元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二年加入蘇聯,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五日發表主權宣言,決議變更國名,改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Beloruss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lic)為白俄羅斯共和國,同年十二月成為獨立國家國協成員。幣制為Belarusian ruble。簡稱為「白俄羅斯」。
冒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特別富有。如:「平均主義不准任何人冒富。」
價值邏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善惡與美醜的價值問題,向來思想家皆認為非邏輯問題,故實證論及行為主義乃有所謂價值中立或價值免談之論。五十年代初期,方賴特(Von wright)依程態邏輯系統推演出價值邏輯系統。中國儒家思想著作中每多價值判斷的推理,以往每視為非科學、非邏輯,此後當可依最新的價值邏輯理論予以論述。
菲律賓新人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人民軍(New People's Army)乃是菲律賓共產黨的武力組織,以游擊戰的方式反抗菲律賓政府的統治。西元1969年3月由施順(José María Sison)成立於呂宋島中部,主張以武力推翻馬可仕政權。2001年後,被美國列入恐怖組織名單。
摩羅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極浪漫主義精神的文藝思想。摩羅是梵文māra的音譯,就是惡魔的意思。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反壓迫、專制的人物,積極爭取自由、真理,這些人在當時的環境下被視為惡魔。此一思想在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對五四新文學產生了影響。
伊凡諾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Ivanov, Vyacheslav Ivanovich, 西元1866~1949)俄國象徵派詩人。詩格深沉恢宏,哲學味濃重。曾被封為「詩王」。後流亡義大利,皈依天主教,逝世於羅馬。著有抒情詩集北斗星等。(2)(Ivanov, Vsevolod Vyacheslavovich, 西元1895~1963)俄國小說家。作品多為描寫人的行為,但情節戲劇化並充滿生動的現實主義細節。著有《鐵甲車》等。
自由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般人士稱實行極權主義的德國、日本、義大利三個軸心國家以外的地區為「自由世界」。
包法利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法國作家福樓拜(Flaubert)的小說,西元一八五七年出版。描寫一生性放浪、耽於空想的女子,因不滿丈夫的平庸、日常生活的平淡,乃熱烈追求戀愛,然步步幻滅,終至自殺。全書結構嚴密,文筆細膩,開自然寫實主義之先河。也譯作「波華荔夫人」、「巴伐利夫人」。
簡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英國女作家夏綠蒂.白朗特(Charlotte Bronte)著,西元一八四七年出版。以北英格蘭為背景,描述孤女簡愛一生與命運搏鬥的故事。女主角即作者的化身,純潔、勇敢而愛好真理,反對當時社會的虛偽和古板。此書出版時正當浪漫主義的全盛時期,因此它如一股逆流,在當時引起相當大的震撼與轟動。
勃朗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Charlotte Bronte,西元1816~1855)英國女小說家夏洛蒂.勃朗特。其浪漫主義色彩結合諷刺現實主義的風格幾乎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的女小說家寫作。著有《簡愛》、《教授》、《維列特》、《雪莉》等風格獨特的小說。(2)(Emily JaneBronte,西元1818~1848),英國女詩人兼小說家愛米麗.勃朗特,為夏洛蒂.勃朗特的妹妹。著有《咆哮山莊》、《女囚》、《老禁欲者》等作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