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1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聖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基教的儀式。用麵包和葡萄酒象徵耶穌的肉與血,在儀式中,教徒領受並食用,以紀念耶穌為救贖世人而受難。天主教則認為經過儀式,麵包和酒化為基的身體和血,不僅是象徵而已。
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冥途,人死後所歸之處。唐.張說〈贈廣州大都馮府君神道碑銘〉:「朱轓象服,寵及泉路,榮其親兮。」唐.杜甫〈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於〉詩:「便與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老道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代尊稱道級的行政首長。《土風錄.卷一七.老道長引菽園雜記》:「中堂尚書稱各道御史曰『老道長』,今撫稱道憲亦曰『老道長』。」
愛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周武王時燕召公曾決訟於甘棠樹下,教化鄉民,死後鄉人追懷召公而不忍砍伐其樹。典出《詩經.召南.甘棠》。後比喻把愛心推及他人。《文選.潘岳.馬汧誄》:「思人愛樹,甘棠不翦。」
遊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蕩不務正業。《商君書.農戰》:「夫農者寡而遊食者眾,故其國貧危。」《宋書.卷五.文帝本紀》:「自頃農桑惰業,遊食者眾,荒萊不闢,課無聞。」也作「游食」。
搆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有嫌隙,結怨為仇。《晉書.卷六二.祖逖傳》:「會朝廷將遣戴若思為都,且聞王敦與劉隗等搆隙,慮有內難,大功不遂,感激發病。」
領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徒的入教儀式,入教的人必須接受洗禮,象徵罪獲洗滌,以作公開信仰的告白,天主教視為七大聖禮之一。如:「她昨天在教堂領洗。」也稱為「洗禮」。
大鎮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別名。參見「都」條。《幼學瓊林.卷一.武職類》:「都稱為大鎮國,總兵稱為大總戎。」
領導幹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在組織中負責指揮導的人物。如:「領導幹部限定我們在半年之內完成這項任務。」
鬧亂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惹禍、闖禍。《紅樓夢》第六三回:「罷了,別替我們鬧亂子,倒是叫野驢子來送送使得。」《文明小史》第四○回:「因為湖南做了總,彼此同鄉,照應同鄉,就是要鬧亂子,也就不鬧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