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山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北瘦西湖北蜀岡上,宋代歐陽修所建。因堂可以望見江南諸山,故稱為「平山堂」。
發酒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喝醉酒而顯露出狂態。元.鄭光祖《王粲樓》第四折:「(正末云)你發甚麼酒風哩!」也作「發酒瘋」。
契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購置田宅而向政府記時所納的稅賦。以契約所載價格為標準,按單一稅率課徵,由買受人負擔。
敝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繫在衣前的護膝圍裙。《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入階就坐。」也作「蔽膝」。
兼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了主管本身的業務外,另外還管理其他的事務。如:「他除了負責本大樓的訪客記外,還兼管信件的處理。」
年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同年科人的互稱。《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德稱兩處投人不著,想得南京衙門做官的多有年家。」《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同縣的認做表弟表兄,同省的認做敝鄉敝友,外省的認做年家故吏。」
撲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雜技。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寶津樓諸軍呈百戲》:「一紅巾者弄大旗,次獅豹入場,坐作進退,奮迅舉止畢,次一紅巾者,手執兩白旗子,跳躍旋風而舞,謂之『撲旗子』。」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舞隊》:「鼓板、踏蹺、撲旗。」
擔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扁擔。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坐著舉擔杖,則落的村酒漁樵話兒講。」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一折:「驀嶺崗,拽著個鈍木斧繫著麤麻繩攜著條舊擔杖。」
達摩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衣、袈裟。《西遊記》第三六回:「那三藏光著一個頭、穿一領二十五條達摩衣,足下一雙拖泥帶水的達公鞋,斜倚在那後門首。」
明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樓、碉樓、炮樓。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續錄二》:「常見有人使童子三層明樓上,以手招之,翩然而下,一無所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