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檢束的者。《荀子.勸學》:「不隆禮,雖察辯,散也。」《西京雜記》卷三:「大丈夫當立功絕域,何能坐事散?」
〔清學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學案〕乃徐世昌所撰。全書除序、凡例、目錄各一卷外,編列入正案者一百七十九人,附之者九百二十二人,諸案六十八人,凡二百零八卷,共一千一百六十九人。
  徐世昌在其序言中指出,有清一代,「名輩出,遠紹宋明,上述諸家,斑斑可考。……謹撮其言行著作,鉤玄提要,彙為一編,以繼 洲二書之後,願與當世學人共相參考,俾知學術為天下之公,殊途同歸,咸主於有用,因學以明道,修道以為教,冀以端本善俗,範圍曲成,凡屬斯民,各盡其天畀之聰明,尊所聞,行所知,皆優游於禮讓道德之中,用臻一代文明之盛,豈不懿歟!」
  〔清學案〕編排體例,與〔宋元學案〕及〔明學案〕稍有不同,其采纂原則,...
略日(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天文工作所採用之日期的計算法,日期順序不分年月。略日第一日之開始為格林威治(Greenwich)時間,公元前4713年1月1日正午。例如格林威治時間1975年1月3日18時(即1月3日午後6時)為略日2,442,416.25日。
尖尾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iroxiphia lanceolata
體長14公分,中央尾羽突出約1公分,全身大致為黑色,有灰綠色的光澤,頭頂有一紅色羽冠,背部及肩羽為藍色,腳橘紅色,雌鳥全身橄欖綠色,雄鳥的亞成鳥全身為橄欖綠色,但頭部為黑色,亦有紅色羽冠,需3~4年才能完全換成成鳥羽色。
分布於中南美洲,由哥斯大黎加至委瑞內拉北部。
偏好於潮濕森林灌木層活動,某些地區局部普遍,主要以灌木果實為食。繁殖期7~10月,二隻雄鳥共同進行展示,上下跳躍來吸引雌鳥,巢為淺杯狀,由草莖及樹葉組成,築於低矮的樹叉,每窩產2枚黃白色卵,於鈍端上有紅棕色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Family Pipr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已故的前代者。《文選.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或曰春秋以錯文見義,若如所論,則經當有事同文異而無其義也,先所傳,皆不其然。」
袋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crobate pygmaeus (Shaw, 1793)
是能滑翔的有袋類中體型最小的,頭軀幹長6.5~8公分,尾長7~8公分,體重10~14公克,毛軟而滑,背部為灰褐色,腹部與四肢內側白色,耳毛較疏,耳基部有長毛,尾淺褐色,腹面顏色較淺。
澳洲東岸。
主要棲息於森林與雜林,行動似鼯鼠,在樹間滑翔,滑翔距離可達20公尺,會在樹上15公尺以上高度的樹洞中以乾葉做一圓形小窩居住,冬天有短暫休眠的情形,體溫可降至2℃達5.5天;夜間活動,常以小家庭父母帶一、二胎的子代同住,對其他個體也相當容忍,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花蜜及其他植物性食物;幼獸通常在6~2月出生,一年通常2胎,一胎最多可生4隻,但平均一胎僅有2.5隻;當幼獸毛長好後,會被母獸帶在背上活動,60天大離窩,95~100天斷奶,母獸的第二胎可以立即出生,使得同窩有2胎仔獸並存,雌獸8個月性成熟,雄獸12~18個月性成熟,圈養壽命可達7年2個月。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袋鼠目(Order Diprotodontia)
袋鼯科(Family Acrobatidae)
黑猩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n paniscus (Schwartz, 1929)
體型與黑猩猩類似,四肢長、耳小、額頭高,頭頂兩側毛長,毛色為黑色;頭軀幹長70~82.8公分,無尾,雌性體重27~38公斤,雄性37~61公斤。
薩伊中部到剛果南部與西部。
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原生林,白天活動,自清晨起先在樹上,再下到地面,走到另一棵樹上,如此交替移動,一天活動距離2.4公里,晚上在樹上做窩休息;群居性,個性較黑猩猩平和,一群約40~120隻個體,活動範圍約22~68平方公里,族群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隻,年輕雌性在群內小群間自由移動,小群約有2~15隻,最多40隻個體,發情期約46天,生殖間隔約1年,一胎1仔,懷孕期約220~230天,出生時體重1~2公斤,雌性9歲性成熟。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靈長目(Order Primates)
猩猩科(Family Pong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俊秀奇偉的學者。晉.郭璞〈爾雅序〉:「英贍聞之士,洪筆麗藻之客,靡不欽玩耽味,為之義訓。」
學提舉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提舉司為元代主管地方學的教育行政部門;設於各行省,統諸路、府、州、縣學校祭祀、教養、錢糧之事,並考核呈進之著述文字。每司設提舉一員,從五品;副提舉一員,從七品;吏目一人,司吏二人。至元二十四年(1287)始於江南諸道置之;至元二十六年設高麗國學提舉司;皇慶、延祐間,全國各省、道均已設置。後因設置過多,不易管理,元貞元年(1295)又詔各省只存學提舉司一所,餘皆罷去;明初曾設置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死後,家分為八派,有子張氏、子思氏、顏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孫氏、樂正氏八家,稱為「八」。見《韓非子.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