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9.8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耶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耶誕節前寄贈給親友的祝福片。
魏斯特應函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在求解平面的彈性力學問題時,應力分量σx、σy、τxy常可用愛里應力函數(Airy stress function)Ψ表示為:
  
  其中,愛里應力函數必須滿足相容方程式友邊界條件,則經由此應力函數求得之應力場即為此平面問題的解。利用相同概念,魏斯特於1939年提出一複數型應力函數 來解決模態I之平面破裂問題。其中,Z為複變數,z=x+iy之函數,且 。由於此應力函數ф自動滿足了相容方程式,故在解決模態I之平面破裂問題時,若能尋得一解析複變函數Z使其應力分量:
  
  滿足給定邊界條件,此求得之應力場即為此問題之解,而此複數型應...
數位錄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位錄影(digital video)在意義上是包含諸多以數位方式錄影的廠牌、系統規格,例如:DV Cam以及DV、24P、Digital Betacam、HD、Digital8、Digital S、DVCPRO、DVCPRO 50、DVCPRO 100等,其中DV也是日本Sony公司出廠的品牌,有時被稱作是DVC-數位錄影帶。  數位錄影帶(digital video cassette),是一種為儲存數位錄影資訊,以Sony公司Mini DVCAM帶為例,裝在2.6 x 1.9 x 0.5吋(66 x 48 x12.2mm)小型匣中,帶寬約1/4吋的小型式錄影帶。原設計是為取代...
錫(1908-199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麥錫是美國圖書館專家,曾任康乃爾大學圖書館館長21年(1946-1967),及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執行長7年(1967-1974)。
  他於1908年生於明尼蘇達州的Eden Valley。1929年畢業於華盛頓州的岡札加大學(Gonzaga University)文學系,1931年獲同校文學碩士,1932年獲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圖書館學士。1934年至芝加哥的西北大學圖書館工作,同時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院進修,1941年獲該院博士學位。
  1937年,麥...
蒙特羅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若干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如中子遷移。應用隨機變數的數學理論以決定大量基本事件的史跡。
  蒙特羅法是運用模擬(Simulation)方法來製造一種情境,從而比較各種不同決策之優劣,它最初是用於原子物理理論和經濟分析,藉統計學機率理論(Probability Theory),再利用隨機數字機(Random Number Generator)以模擬出特殊的環境供人們衡量各個決策的好壞,它可用於材料控制、管理效率的分析等,對於邁向自動化之圖書館事業,不愧為一項有力的管理工具。
  根據研究,數量分析方法中在企業及政府中最常用的3種技術是基本統計(迴歸分析)、線性規畫和模擬。近年來由於電腦軟硬體功能增加,模擬成為日益重要的決策工具,利用電腦可建立模型來模擬相當複雜的系統性質...
連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連柯(1888~1939)出生於烏克蘭(Ukrainian)的比羅波里(Belopole);其父是當地鐵路站的一位油漆工。一九○四年,馬連柯進入師範學校就讀;一九一七年進入波塔瓦師範研究所(Poltave Teachers' Institute),從事教育研究工作;一九一九年出任波塔瓦學校主任;一九二○年就任高爾基(Gorky)專區的負責人,負責規劃新式的教育方法,以培育所謂的新蘇維埃人。一九三八年出版教育名著〔蘇聯學校教育問題〕(Problems of Soviet School Education)。馬連柯是一九三○年代,蘇聯著名的教育理論家,也可以說是奠立蘇聯共黨教育理論的學...
納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納普(1891~1970)生於德國,是維也納學圈的創始人之一,亦是邏輯經驗主義者,主修數學、物理與哲學,一九二一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德國納粹興起時,於一九三五年轉到美國,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五二年在芝加哥大學擔任哲學教授,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四年轉至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一年轉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哲學教授,一九六一年退休。
  納普的學術風格備受肯定,其學術風格具有下列特點:(1)思想嚴密精確,崇尚科學。納普大學時主修數學與物理,對物理及數學邏輯的造詣頗深,將「數學邏輯的方法與數學化的物理方法」與「實證哲學」結合,建立了他的學術風格。漢培爾(C. Hempel)...
巴拉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撥弦樂器。balalaika的中譯名,琴背扁平、琴腹三角形,長桿、三根弦。流行於俄羅斯民間,用於民謠及舞蹈伴奏,亦可獨奏。也稱為「三角琴」。
拉(Bokhar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辛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辛尼(4 B.C. ~65 A.D.)出生於西班牙柯都巴(Corduba)。父親係一修辭學者,由於家學淵源,辛尼亦成為羅馬著名的修辭學者、雄辯學家、文學家、悲劇作家及哲學家。辛尼曾任羅馬國王尼祿(Nero)的家庭教師,與當時政治人物過從密切,又曾去過埃及。三十歲時,從事法律及政治方面的活動。在政治改革上,他主張對待奴隸要採取寬容的政策。在道德修養上,他強調個人生活應嚴格遵守道德的規律,不貪求個人物質生活的安適。文學上,他的散文體裁,為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文學家奠立了重要的範式,影響到文學家蒙泰因(M.E. de Montaigne)及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