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01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禮經的意義。《莊子.大宗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書經.周官》唐.孔穎達.正義:「或據禮文,或取禮意,雖言有小異,義皆不殊。」
掣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出群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類拔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宰我、子貢、有若都是孔子的弟子,在他們眼中,孔子是個偉大的聖人。宰我認為孔子的賢能遠超過堯舜。而子貢則認為沒有任何的人、事可以逃過孔子的細微觀察,孔子從先王所創作的制度中,就知道他們所推行的政事;聽聞先王所制定的禮樂,就可以知道他們所傳承的道德。有若認為孔子之於一般人類,就如麒麟對於一般走獸,鳳凰對於一般飛鳥,泰山對於低矮的小土堆,河海對於路上的流水,雖然都是同類,卻遠遠的超越他們而大有差別。換言之,孔子與一般的人民,雖也是同類,但在才學、德行各方面卻都遠遠的超出其同類,而特立挺拔於同群之中,自有人類以來,再也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後來「出類拔萃」這...
舉國若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表演、慶祝等娛樂活動,使眾人為之著迷與瘋狂。典出《禮記.雜記下》:「子貢觀於蜡。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老殘遊記》第二回:「白妞是何許人也?說的是何等樣書?為甚一紙招貼便舉國若狂如此?」
按兵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而後反。趙簡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謀利而得害,猶弗察也。今蘧伯玉為相,史鰌佐焉,孔子為客,子貢使令於君前,甚聽。《易》曰:『渙其群,元吉。』渙者,賢也;群者,眾也;元者,吉之始也;渙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賢也。」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凡謀者疑也,疑則從義斷事。從義斷事則謀不虧,謀不虧則名實從之。
肘捉衿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不見書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見經傳」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序》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冄伯牛,仲弓。政事:冄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子游,子夏。……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顯1>有年名及受業2>聞見于書傳。其四十有3>二人,無年及不見書傳者紀于左:冄季字子產。……公西葴字子上。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譽者或過其實,毀者或損其真,鈞之未睹厥容貌,則論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論語》弟子問并次為篇,疑者闕焉。 〔注解〕 (1) 顯:明白、清楚。 (2) 受業:追隨老師學習。 (3) 有:音|ㄡˋ,通「又...
樂極生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宥卮」馬上就翻倒了。孔子看了,臉色一變,藉此對弟子們做機會教育說:「從這兒可以看到『持盈』的道理。」子貢聽了便問孔子什麼叫做「持盈」的道理,孔子說:「事物發展到了極盛,就會轉而衰退;歡樂到了極點,就會產生悲哀;太陽到了正午,就會開始西下;月亮過了滿月,就會開始缺損。這也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因此凡事應力求合於中庸之道,凡事適可而止,才能守成。」後來「樂極生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歡樂到了極點,轉而發生悲哀。
襟捉肘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樂極悲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宥卮」馬上就翻倒了。孔子看了,臉色一變,藉此對弟子們做機會教育說:「從這兒可以看到『持盈』的道理。」子貢聽了便問孔子什麼叫做「持盈」的道理,孔子說:「事物發展到了極盛,就會轉而衰退;歡樂到了極點,就會產生悲哀;太陽到了正午,就會開始西下;月亮過了滿月,就會開始缺損。這也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因此凡事應力求合於中庸之道,凡事適可而止,才能守成。」後來「樂極生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歡樂到了極點,轉而發生悲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