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長相難看、醜陋。《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出》:「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朱世遠見女婿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好生不悅。」
妝喬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意思是說:「虧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竟讓那個小人如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態。
落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妓女列名樂籍,若要從良,必須商得主管官吏的允許,將樂籍中名字除去,稱為「落籍」。《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三出》:「待小生多將些金珠,去官司上下使了,與娘子落籍從良,不知意下如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名妓要落籍,最是一件難事。」也作「脫籍」。
逆境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逆來順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陳錄的《善誘文》中有一篇〈對治十常〉。「對治」為佛教語,是斷絕煩惱的意思。〈對治十常〉即是斷絕煩惱的十種平常而重要的方法,其中有一個方法是「逆境常當順受」,是說處在惡劣環境或不順利時,要採取坦然接受的態度,才能免於煩惱。後來「逆來順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順從的態度接受惡劣環境或不合理的待遇。出現「逆來順受」的書證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齣》:「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聖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神前許願或問事時,將二只杯珓丟擲,若呈一正一反,則代表將會如願或有吉祥的結果,稱為「聖杯」。《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四出》:「明日恁地,神前拜跪。神還許妾嫁君時,覓一個聖杯。」也作「聖筊」、「聖珓」。
陶陶兀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酒後怡然自得。宋.黃庭堅〈醉落魄.陶陶兀兀〉詞:「陶陶兀兀,尊前是我華胥國。」《宋元戲文輯佚.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愁腸破,海量寬,陶陶兀兀似痴顛。」也作「陶兀」、「兀兀陶陶」。
拿班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意思是說:「虧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竟讓那個小人如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態。
剪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攔路搶劫。元.石君寶《紫雲庭》第三折:「這條衝州撞府的紅塵路,是俺娘剪徑截商的白草坡。」《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八出》:「如今要過五磯山,怕有剪徑底劫掠人。」也作「翦徑」。
苦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厭其煩,執意。《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爹娘見兒苦苦要去,不免與他數兩金銀,以作盤費。」《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他好意相讓,何必苦苦推辭?」
虼蚪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蝌蚪。《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九出》:「買三十蕃鬋油,把虼蚪兒煎了,吃大麥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