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佯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裝戰敗或失敗。《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李思安躍馬交鬥,經二十餘合,思安槍佯敗,退走。」
淡濛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淡淡的一片。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腳,淡濛濛霧鎖草團標。」元.張可久〈醉太平.烏雲髻鬆〉曲:「淡濛濛半窗白月梨雲夢,恨匆匆一簾紅雨杏花風。」
腳不點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路很快的樣子。《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兩個廝趕著一路正行,行不到二三里田地,只見後面兩個人腳不點地趕上前來。」《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七八個老嫗、丫鬟,扯耳朵,肐膊,好似六賊戲彌陀一般,腳不點地,擁到新人面前。」
覺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覺到。《水滸傳》第四回:「俺好些時不曾拳使腳,覺道身體都困倦了。」《西遊記》第七三回:「覺道撞的頭痛,急伸手摸摸,把頂梁皮都撞軟了。」
查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查盤點。《西遊記》第四四回:「只恐他貪頑躲懶,不肯車,所以著我兩個去查點查點。」《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他們吃茶原是七個人,此時查點,人數止賸得六人。」
擔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扁擔。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坐著舉擔杖,則落的村酒漁樵話兒講。」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一折:「驀嶺登崗,著個鈍木斧繫著麤麻繩攜著條舊擔杖。」
羅裙包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說中趙貞女以羅裙築墳塋的故事。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一個生忿子布披麻扶靈柩,索強似那孝順女羅裙包土築墳臺。」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方信道趙貞女羅裙包土可也築墳臺,我可尋那曹娥女覓父投江水。」
孛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乞食者所用的圓形竹籃。元.石子章〈八聲甘州.天涯羇旅套.賺尾〉:「收了孛籃罷了斗,那些兒自羞。」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三折:「今日呵便擔著孛籃,著衣服,不害羞當街裡叫將過去。」也作「孛蘭」、「孛羅」、「薄藍」、「薄籃」、「蒲籃」。
五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五輛車馬分人體,把人裂死的酷刑。後借指死刑。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誰想李克用帶酒殺了存孝,竟信著康君立李存信謊言,直將飛虎將軍五裂身死。」
沒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霉、不幸。元.曾瑞〈快活三過朝天子.花刷子大權〉曲:「又待趁風流成就了好姻緣,又待認沒幸看錢面。」《水滸傳》第七六回:「中央秦明見了兩邊衝殺過去,也招動本隊紅旗軍馬,一齊搶入陣中,來捉童貫。正是:從前作過事,沒幸一齊來。」也作「沒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