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通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任務。佛陀於是詢問文殊菩薩,文殊謙稱縱然知道維摩詰居士「具四般之才辯」、「現廣大之神通」,但「世尊交為使,不敢推辭」。意思是說:我知道維摩詰居士具四無礙辯,可以圓融無滯、智慧無礙地論說佛法,更有著莫測高深、廣大神通的神祕智力,但既然佛陀世尊托付予我,我還是應該順承意旨,前去探問。事實上這是文殊菩薩的自謙之語,他的智慧不在維摩詰下,所以大家預期兩人間的對談將是十分精采,便紛紛請求隨行。於是文殊菩薩領了一大批人,浩浩蕩蕩地前去探病。兩人見面後也果然互鬥機鋒,展示了一場精采的論辯。「神通廣大」這句成語,或即由「廣大之神通」一語演變而出,但後來不專為佛教用語,泛用於形容人的本領、手段高明巧妙。
回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古時稱為「丁零」、「鐵勒」,初與突厥為兄弟民族,後又從屬於突厥。南北朝時,為勒部落之一,至唐代叛離突厥後,始稱為「回紇」,後又改稱為回鶻。唐時建立其汗國,助討安史之亂及抗禦吐蕃,屢建功勛。唐文宗時,族眾西奔,散居今新疆南部。宋、元以後,名稱極多,後定稱為「維吾爾」。
杜漸防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獨行也。陛下1>未深覺悟,故天重見戒,誠宜畏懼,以防其禍。《詩》云:「敬天之怒,不敢戲豫2>。」若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3>矣。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干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臣愚以為左官外附之臣,依託權門,傾覆諂諛,以求容媚者,宜行一切之誅。 〔注解〕 (1) 陛下:古代臣民對天子的尊稱。 (2) 戲豫:遊戲豫樂。豫,樂。 (3) 湊:聚攏、聚合。
泰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酸。及太后尸柩在堂,洛陽吏以次捕斬賓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甚矣!今天下有喪,弓弩張設甚備。閒梁松虎賁史曰:『吏以便宜見非,勿有所拘,封侯難再得也。』郎官竊悲之,為王寒心累息。今天下爭欲思刻2>賊王以求功,寧有量邪!若歸并二國之眾,可聚百萬,君王為之主,鼓行無前,功易於太山3>破雞子4>,輕於四馬載鴻毛,此湯5>、武6>兵也。今年軒轅星有白氣,星家及喜事者,皆云白氣者喪,軒轅女主之位。又太白前出西方,至午兵當起。又太子星色黑,至辰日輒變赤。夫黑為病,赤為兵,王努力卒事。高祖起亭長,陛下興白水,何況於王陛下長子,故副主哉!上以求天下事必舉,下以雪除沈沒之恥,報死母之讎。精誠所加,金石為開。當...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戰。大瓜玄棗冷如冰,海上摘來朝霞凝。  賜仙複坐對食訖,頷之使去隨煙升。乃言馬生合不死,  少姑教令付爾。安期再拜將生出,一授素書天地畢。 石鼓歌  周宣大獵兮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煒煌煌。  石如鼓形數止十,風雨缺訛苔蘚澀。今人濡紙脫其文,  既擊既掃白黑分。忽開滿卷不可識,驚潛動蟄走云云。  喘逶迤,相糾錯,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書遺此天地間,精意長存世冥寞。秦家祖龍還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跡。世人好古猶共傳,持來比此殊懸隔。 寶觀主白鴝鵒歌  鴝鵒鴝鵒,眾皆如漆,爾獨如玉。鴝之鵒之,  眾皆蓬蒿下,爾自三山來。...
眾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用語。指一切有情識作用的生物。亦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輪迴的各種生命體。《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貧僧奉,為東土眾生未有佛教,是取經也。」也作「有情」、「有識」。
同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事的官吏。泛指同屬某一工作單位的人。如:「公司同僚之間的感情融洽,下班後經常聚會互動。」《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下.高彪》:「帝同僚臨送,祖於上東門,詔東觀畫彪像以勸學者。」《紅樓夢》第三回:「卻說雨村忙回頭看時,不是別人,乃當日同僚一案參革的號張如圭者。」
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不正復歸於正。三國魏.鍾會〈檄蜀文〉:「我太祖武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
2.一反與一正。如:「相反可以相成,反正如能互用,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3.無論如何。如:「反正要來,不如早點來。」
4.敵對的一方向我方投降。如:「他率領部分弟兄,向政府軍反正。」
連中三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元,指解元、會元、狀元,分別為科舉制度下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連中三元」指接連在鄉試、會試與殿試中考取第一名。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齣:「玉帝旨:謫下文曲星君與馮商為子,連中三元,官封五世。」
詔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通告臣民的文書。《文選.李密.陳情表》:「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