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階。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詩:「南望功臣山,雲外盤飛磴。」清.蔣士銓《冬青樹》第二九齣:「都認做鬼門關程途幽渺,哪知是俺上青雲梯磴逍遙。」
野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長在山野間非經人工飼養、繁殖的獸類。《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常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詩:「山禽與野獸,知我久蹭蹬。」
詩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詩人的見識。宋.范成大〈次韻樂先生除夜三絕〉詩三首之一:「道眼已空詩眼在,梅花欲動雪花稀。」
初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季的第一個月,相當於陰曆四月。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覽物正搖思,得君初夏行。」《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時值初夏,真人一日會集諸弟子,同登天柱峰絕頂。」
瓦缶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瓦釜雷鳴」用來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亦用來比喻拙劣的文章卻風行於世。宋朝黃庭堅〈再次韻兼簡履中南玉〉詩三首之三:「經術貂蟬續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正以「瓦釜雷鳴」比喻文章之拙劣與風行。
瓦釜鳴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瓦釜雷鳴」用來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亦用來比喻拙劣的文章卻風行於世。宋朝黃庭堅〈再次韻兼簡履中南玉〉詩三首之三:「經術貂蟬續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正以「瓦釜雷鳴」比喻文章之拙劣與風行。
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定的規則。宋.蘇軾〈次韻王定國得晉卿酒相留夜飲〉詩:「詩無定律君應將,醉有真鄉我可侯。」
墨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墨翟,戰國時人,擅長於守城。後稱善於牢固的防守為「墨守」。宋.蘇軾〈次韻張生男棠美述志〉詩:「雲梯雨矢集無方,我已中灰同墨守。」後比喻固守舊法,不肯改變。如:「墨守成規」。
汝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們。《隋書.卷四七.韋世康傳》:「今年將耳順,志在懸車,汝輩以為云何?」宋.蘇軾〈過密州次韻趙明叔喬禹功〉詩:「汝輩何曾堪一笑,吾儕相對復三人。」
清風兩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喝茶或飲酒後清爽舒暢的感覺。(二)元代陳基所作的〈次韻吳江道中〉詩,寫到:「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詩中描述才剛出門,迎面而來的清風就灌入衣袖中,只覺得身子輕飄飄的,他拄著手杖伴隨月光漫步到長橋。「兩袖清風」可能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就用來形容瀟灑飄逸、超脫凡俗的樣子。(三)「兩袖清風」原作「清風兩袖」。明代廣泛流傳一則關於于謙為官清廉的故事,內容是說于謙之前的河南官吏在回京城議事時,都會順便帶點絹帕、磨菇之類的地方特產,當作交際應酬的禮品。可是于謙在當河南巡撫時,每次回京城議事都不曾帶任何珍貴的物品去饋贈權貴,藉以拉攏關係,還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