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91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春生(1838~1924),清末以買辦起家、日治時期與官方合作,極富影響力的豪紳。目錄1 生平1.1 廈門歲月1.2 臺灣經商1.3 日本時代2 著作3 名言4 參考書目 生平 廈門歲月道光17年(1838)李春生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廈門,由於廈門又名鷺江,因此李春生常以「鷺江李春生自稱」。(註1)李春生的父親以渡船為業,家境貧寒使得李春生不得不中輟私塾學業幫忙家計。住在因南京條約開放而浸染歐美文化的廈門,李春生在14歲時跟著父親信奉基督教,此...
鬢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頰邊靠近耳朵有頭髮生長的部位。[例]當年翩翩少年如今鬢腳已斑白,真是歲月不饒人呀! △鬢角 ◎
強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蠻橫不講理。[例]在歲月磨鍊下,老板一改過去的強橫作風,學會耐心傾聽及包容。
鹿車共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鮑宣妻少君棄富從貧,與夫共挽鹿車回鄉里的故事。典出《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鮑宣妻傳》。後比喻夫婦兩人能不畏艱難,同甘共苦。如:「他們倆生活雖過得清苦,但鹿車共挽,亦擁有不少值得回憶的歲月。」
馳驥過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比喻時間過得很快。例如在《三國演義》第一○七回中,蜀漢名將姜維曾說:「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姜維跟隨諸葛亮北伐四次,以一統中原為志業,此話中便表達出他的急切,似乎唯恐時間過得太快,志業未竟而身先死。後來在《金瓶梅詞話》第二回中亦有:「白駒過隙,日月攛梭,纔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同樣是用「白駒過隙」來說時光流逝、時令變遷之疾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駝背、背脊彎曲。《說文解字.疒部》:「痀,曲脊也。」《莊子.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
春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新年時,以紅紙書寫並張貼在門兩側的吉祥聯語。[例]爺爺在門口貼了「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的春聯。
題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文體名。為留下紀念或表揚人事而作的文字。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題名〉:「按題名者,紀識登覽尋訪之歲月與其同遊之人也,其敘事欲簡而贍,其秉筆欲健而嚴,獨昌黎集有之,亦文之一體也。」
年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年月、歲月
戴望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惡之華掇英》。回上海,與穆麗娟辦理離婚,另外結婚,只維持很短暫的婚姻。一九四八年出版詩集《災難的歲月》,又離婚,再度流亡香港。一九四九年,京滬失陷,戴望舒前往北京,從事法文翻譯工作。一九五○年,氣喘病復發,逝世,享年四十六歲。 關於作家1929年4月,戴望舒編定的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由他自己主持的水沫書店印行。這是他前期象徵主義詩歌的代表作。他的詩從聞一多、徐志摩那兒獲取的主要是外在韻律和格式,而從英法詩歌那兒汲取的主要是「憂鬱的情調」。他早年詩歌形式上的傳統傾向還表現在段式上,如多用四行段,其次是三行段。19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