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雕橄欖核(底刻「後赤壁賦」全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自廣東,於雍正時期已進入造辦處的陳祖章,在乾隆二年(1737),依照橄欖核天然的外形,將一個果核雕琢成一艘小船,船上乘載八人,每一位人物的動態、表情各有不同。最特別的是,船底刻蘇軾的〈後赤壁賦〉全文,三百餘字,細密井然,堪稱鬼斧神工。
山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島名。山群島中的最大島,亦是中國大陸第四大島。位在杭州灣東南,屬於浙江省山市,島西屬定海區,島東歸普陀區。
霧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22-24mm;雄蟲觸角短雙櫛齒狀而漸變細,雌蟲者絲狀;頭部、體軀與前翅灰褐色,胸部背方參黑色;前翅翅紋大體不明顯,僅後中線呈淡藕色鋸齒線段,該線段外側呈灰藕色,外緣各脈間具深褐色半圓形細帶紋路;後翅色調較前翅者稍淡。外觀近似韋氏迴蛾(Disparia wilemani),該種與本種紋路近似然而斑紋對比較較明顯,前翅中段與亞外緣段參土褐色而可做辨識依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唐代聲韻學家。曾訂正孫愐《唐韻》,撰《切韻》十卷。重新編排韻部,使韻部排列分別以類相從;又使四聲次序相配齊整,奠定《廣韻》二百零六韻的基礎。書已亡佚。
蘋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蘋掌蛾Phalera flavescens觸角雄蟲雙纖毛狀,纖毛束長度近向端1/3處遞減,雌蟲近絲狀。頭頂至肩板近白色至黃白色,胸背近白色至黃白色,腹背土黃色,雄蟲腹部近末端處黑色,雌蟲尾端毛束中央具小黑點。前後翅黃白色,各橫脈土黃色呈波狀。前翅近翅基部有一黑色圓斑,其周圍散佈不規則黑點;亞外緣至外緣間具一大型黑色斑,黑色斑內側呈齒狀,中央呈灰色。後翅外緣附近具灰黑色紋,於雌蟲的黑化現象較顯著。本種分佈於台灣中、低海拔林區。寄主植物為薔薇科(Rosaceae)的臺東火刺木(Pyracantha koidzumii))。老熟幼蟲入土化蛹,以蛹越冬;成蟲在秋天羽化。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Lin & ...
白擬二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擬二尾蛾 Paracerura tattakana 分布於台灣、中國、日本、越南。見於台灣的中、高海拔林區,寄主植物為楊柳科 (Salicaceae) 的柳屬 (Salix) 和楊屬 (Populus) 葉片。雌蟲產卵時,卵會成堆並層疊排列,1至3齡幼蟲體色黑色,4-6齡幼蟲體色類似。終齡幼蟲頭黑褐色,體黃綠色,頭至胸部第3體節背部,具一大型三角形黑色斑點,腹部具一黑褐色帶。老熟幼蟲於枝條上結繭化蛹,蛹褐色,成蟲於秋天羽化。本種敘述主要引用 Lin & Shen (1996)、Matsumura (1927) 及張保信 (1989)之敘述。
水之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喻民,喻君,水能載,也能覆。形容君民之間就如水的關係一般。《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基傳》:「願陛下深察東野之弊,留意水之喻,息奔駟於未盡,節力役於未困。」
三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學上指一種定的境界。修行者以七日或九十日為期,不間斷地唱阿彌陀佛的修行,藉以達到定的境界。臻此境界時,能見十方諸佛站立在前面。
銹玫蛾(1282-2870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綠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7-23mm;雄蟲觸角前4/5雙櫛齒狀,其後絲狀,雌蟲者絲狀;整體淡綠色;前翅前中線與後中線於各脈間呈波曲狀黑線,前者於內側而後者於外側襯淡黃色;後翅於近前緣1/3段淡綠色,其餘灰褐色。外觀近似其他蟻蛾屬物種,然其綠色色調易於與他種做區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