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人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黃昏入夜前,焚燒曬乾之天人菊,藉薰煙驅趕蚊蟲。澎湖天人菊在澎湖群島之各小島上幾乎都可見到天人菊的蹤跡,在多風少雨的澎湖,天人菊耐寒、耐旱性皆相當良好,忍受乾旱,抵擋強風,且對土壤沒有特別的要求,在陽光充足、乾燥炎熱的氣候下亦可良好生長,因此其在澎湖群島上亦得以生存。天人菊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仍能不屈不撓,因此澎湖縣政府取其精神將之作為縣花。(註2) 參考書目註1:鄭元春,《台北的花花世界》,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4。註2:吳淑芬(1995),《花的奇妙世界:四季花語錄160則》,臺北市:綠生活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頁11...
飛黃騰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飛黃:傳說中的神馬。 (3) 騰踏:飛行絕跡。形容神馬飛馳而去,似足不踏地,地面不留蹤跡。 (4) 蟾蜍: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體型肥大,性遲緩,不能鳴,常棲於陰溼之地。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在此比喻不成材的庸人。
西拉雅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水則具有阿立祖所賜予的無上神力。因此西拉雅族人不僅在公廨中拜壺,甚至連家中的牆角,都可以看到祀壺的蹤跡。現在新型的祀壺甚至進駐到車上,小小的祀壺被放在儀表板上,保佑駕駛人注意路況、行車平安。(註一) 阿立祖阿立祖為西拉雅族人對祖靈的稱呼。檳榔則是祭拜阿立祖絕對不可少的祭品。(註一) 尪姨尪姨是西拉雅族的巫師,可以透過手持著的尪姨拐施展無邊的法力。尪姨拐是藤編製的拐杖,是阿立祖的象徵,代表著無上的權力,也蘊藏著無限的法力。(註一) 新港文書在荷屬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期間,荷蘭籍註台傳教是為了傳教及協助推行殖民政務,便利用拉...
蕨類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門、水韭亞們、松葉蕨亞們、楔葉亞門和真蕨亞門。蕨類植物除了海洋與沙漠外,平原、草地、森林都有它們的蹤跡。熱帶和亞熱帶植物以雲南省分最多。台灣蕨類植物就有600多種,特有種有60幾種。(註1) 蕨類植物用途石松可用來冶金工業上做脫模劑;有些蕨類植物,如滿江紅,是農業生產上的優質飼料和肥料。由於蕨類植物對於外界環境條件具有高度敏感性,所以很多蕨類植物都可用來做指示植物。大多數的蕨類植物都有藥用價值,例如:尿道結石、治尿道感染。(註1) 蕨類植物與煤炭距離現在3億五千萬年前,沼澤地裡長滿了高大的蕨類植物,形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
萍蹤浪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萍隨水流,蹤跡難料。比喻人四處飄泊,行蹤不定。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四齣:「萍蹤浪跡,此生無所依。」《紅樓夢》第四七回:「你又不大在家,知道你天天萍蹤浪跡,沒個一定的去處。」也作「萍蹤靡定」、「萍蹤浪影」、「萍蹤梗跡」。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夫立刻到官衙告訴太守他所經歷的事情,太守也立刻派人跟隨漁夫去找桃花源,但是,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蹤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世外桃源」,用來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
扁鍬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黑色、公扁鍬形蟲有一對長而凶猛的大顎。族群分布甚廣,且繁殖力也強,從北到南甚至低海拔地區都可以見到蹤跡,也因此許多昆蟲寵物店裡面,扁鍬形蟲是最熱賣的商品。(註2) 扁鍬形蟲的趨光性大家都知道扁鍬形蟲成蟲有趨光性的行為,所以在路邊底下常常可以撿拾到成蟲的個體,不過在飼養的過程中,我們觀察到幼蟲和蛹,似乎也不怎麼喜歡有光的環境,有幼蟲來看,我們常在木頭內發現幼蟲,牠會不斷蠕動必努力往木頭鑽入,也許受受到驚嚇的關係,還會排出一粒橢圓形的糞便。而在蛹的階段扁鍬形蟲還不會爬行,但對光源仍然是相當敏感,只要一見到光或受到干擾,就會...
茯苓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本或灌木,只有極少數呈樹木狀;菊科植物適應力非常強,從海濱、平地至高山,從赤道到極地幾乎都有他們的蹤跡,大部分都喜歡向陽的開闊地,且憑著旺盛的繁殖力而成為各種新闢地或火燒地的先驅植物。本科植物是雙子葉植物中數一數二的大家族,全世界約有1000屬、20000種以上,而在台灣約有70屬、180種。<註1> 魚眼草因茯苓菜的頭狀花就像一顆魚眼,故又稱魚眼草,但因他的花序帶有長柄,也有人笑稱是蝦眼草或蟹眼草。茯苓菜喜歡生活在有人煙的地方,例如庭園或菜園附近,因土壤通常都比較潮濕且具有養分,使得他們可以成群成片的生長...
行蹤飄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來蹤跡不定。[例]他行蹤飄忽,居無定所,很難聯絡得上。
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固定、不穩定。《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此婦人奈其心不定,又和孫二爭叉。」《三國演義》第三七回:「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