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0.30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沒行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不端。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四齣:「()天那!我不曾見這般沒行止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我本是沒行止的,只因家貧無錢葬母,做出這個短頭的事來。」
木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刻書,在書的卷、序文目錄之後或封面的後邊,印上墨色的圖記或牌記,稱為「木記」。後人刻書多仿效之。也稱為「書牌」。
薄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形的竹籃。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正同卜兒(攜)薄藍上云:『叫化咱!叫化咱!可憐見俺許來大家私,被一場天火燒的光光蕩蕩。』」也作「孛籃」。
體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探問。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折:「王慶云:『你和你那婦人商量去。』正唱:『我向前體問俺渾家去。』」明.朱權《荊釵記》第二三齣:「今日老員外出去,體問虛實,未知若何?」
討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惹氣。《海上花列傳》第二六回:「故歇做仔生意了,家主公扳俚個差頭,難我孫囝,剛剛來裡蘇冠香搭做娘姨,阿要討氣?」
不著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抓不住重點。《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自路窮途,幸逢俠女一回,姑娘露面兒起,從沒聽見姑娘說過這等一句不著要的話。」
銅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幣。自清到抗戰初所通用。也稱為「銅子兒」、「銅元」。
抵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語。指拼著、豁出去。《海上花列傳》第二二回:「故歇讓耐去開心,晚歇碰和,抵樁多輸點。」
番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羅紗。為舶來的毛織物,毛厚而精密。《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九出》:「(淨):『婆婆只有兩領物事。』():『莫是番羅道服。』」宋.西湖老人《繁勝錄.親事官》:「金龍頭,乾紅番羅搭擋兩把。」
底根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來、往昔。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一折:「師父,你怎生識的小聖來,(正唱)我底根兒把你來看生見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