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達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南,居庸關北,青龍橋西約二公里。元時嘗置屯軍於此,稱為「居庸北口」。崖刻有天險二字。京包鐵路鑿隧道經此。
弔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梁、自縊
傳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擊掛在堂前或門上的板子,藉以發出信號,傳報緊急事務。《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不料是日還在眠床上,外面就傳板進來報:『山西理刑趙爺行取入京,已至河下。』」
緪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繩所製的橋,可以渡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騎步相持,緪橋相引。」
飛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高處急速奔落的水流。唐.劉憲〈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詩:「崖飛溜直,岸轉綠潭寬。」宋.蘇軾〈徑山道中次韻荅周長官兼贈蘇寺丞〉詩:「空巖側破甕,飛溜灑浮磬。」
水陸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佛教壇場的繪畫。通常供佛教舉行水陸道場、宗教儀式時掛。內容為菩薩、明王尊者、天后聖母、四海龍王等。
象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掛法令與告示的高大宮門。南朝梁.沈約〈上建闕表〉:「詔匠人建茲象闕,俯藉愛禮之心,以申子來之願。」唐.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鼎湖瞻望遠,象闕憲章新。」也稱為「象魏」。
敦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抑鬱而搥胸。《董西廂》卷四:「哭得燭又滅,香又消,轉轉心情惡。自埋怨,自失笑,自解歎,自敦搠。眼地,盼明不到。」
膠體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種物質散布液體中,既不溶解,也不沉澱,所呈現的混狀態。其顆粒的大小,介於真溶液與沉澱之間。
燒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鴨子處理乾淨後,加調味在火上薰烤而成。也稱為「烤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