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9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猛可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猛然。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猛可裡抬頭把他觀覷了,將我來險笑倒。」《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左右想了一回,猛可裡心中省悟。」也作「猛咕叮」、「猛孤」、「猛古」、「猛可地」。
肥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肥美新鮮的魚肉類。《北史.卷三八.裴俠傳》:「肥鮮不食,庸不取。」
不是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味道不正、火候不夠。如:「這道宮保雞炒得不是味。」、「他這麼年輕,老歌還唱的不是味。」
瑞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吉瑞徵兆的相貌。宋.洪邁《夷堅支志.卷一.王百娘》:「每假寐如入定狀,必見端嚴瑞相,訓誨拳拳,且勸以作禮西方阿彌陀佛。」
大尖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屏東縣墾國家公園,海拔三百一十八公尺。其形成乃因岩性較四周的泥岩堅硬,故風化較慢,因而突出於地面。又因其形狀似一尖銳的劍鋒,故稱為「大尖山」。也稱為「大尖石山」。
擠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擠壓抑他人。《新唐書.卷一五四.李晟傳》:「通王府長史瓊者,嘗為延賞擠抑,內怨望。」
拿派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行上故作神氣狀。如:「祕書最愛拿派頭了,老以為自己是總經理的發言人。」
西拉雅文化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南部墾國家公園的史前文化相之一。以西拉雅平埔族為代表,其存在時間距今約一千二百年前後。原分布於臺南、高雄、屏東一帶,後逐漸遷至臺東。恆春半島為其重要的活動區,其時間當早於文獻的記載。
點頭幌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不停的搖擺晃動。《西遊記》二四回:「看他在枝頭,手腳亂動,點頭幌腦。」
哈薩克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薩克民族所使用的文字。是一種以拉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有三十三個單字母和四個雙字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