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1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褊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狹小。《左傳.公四年》:「石碏使告于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孟子.梁惠王上》:「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汀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沙洲曲折處。《文選.謝靈運.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詩》:「顧望脰未悁,汀曲舟已。」
複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外之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秀》:「以複意為工,秀以卓絕為巧。」
擿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發匿的壞人壞事。《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其發姦擿伏如神,皆此類也。」
逃名晦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埋名,不露行跡。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俺逃名晦跡,在這深山裡居,真個無是無非。」
蔽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蔽、躲藏。《管子.內業》:「全心在中,不可蔽匿。」《金史.卷七九.列傳.張中彥》:「姦豪無所蔽匿,人服其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如:「潛潛趓趓」。宋.陳德武〈清平樂.嬌聲嬌語〉詞:「趓在綠陰深處。」
避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離亂世。《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諸葛瑾》:「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也。漢末避亂江東。」《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居於此。」
夢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王珣夢見一枝大筆,醒來,告訴人說將有大事發生。不久,皇帝駕崩,所有哀冊諡文皆由王珣起草。典出《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後比喻才思敏捷,文章華美。唐.李商〈江上憶嚴五廣休〉詩:「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
泛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船為家。《新唐書.卷一九六.逸傳.張志和傳》:「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