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比箭掄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賽箭術、舞弄拳法。指互相較量。《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那島上有小嘍數百,正在那裡使鎗弄棒,比箭掄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曲中的襯字。用法同「呀」、「呼」等字。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六齣:「哩嗹花能堪聽,孤魯子頭嗑得精。」
煩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煩瑣、嗦的話。[例]煩言多誇飾,卻於事無補。
十六羅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入滅後,受佛囑咐住在世間護持佛法的十六大羅漢。十六羅漢從五世紀後期,受到中國廣泛的崇拜,並成為佛教藝術重要的創作體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羅漢發展成十八尊流行中國、西藏二地。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復重請言:『所說十六大阿羅漢我輩不知其名何等?』慶友答言:『第一尊者名賓度羅跋羅惰闍;第二尊者名迦諾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諾迦跋釐墮闍;第四尊者名蘇頻陀;第五尊者名諾距羅;第六尊者名跋陀羅;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闍羅弗多羅;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託迦;第十一尊者名怙羅;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託迦;如是十六大阿羅漢。』」
撞一鼻子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遭到拒絕而感到難堪。如:「他正趕著經理心情不好的時候進去唆,難怪會撞一鼻子灰。」也作「碰一鼻子灰」。
樓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精明幹練,善於辦事的人。《宋史.卷二八○.張思鈞傳》:「思鈞起行伍,征討稍有功。質狀小而精悍,太宗嘗稱其樓羅,自是人目為小樓羅焉。」也作「嘍」。
2.形容異族的語聲。《北史.卷二四.王昕傳》:「嘗有鮮卑聚語,崔昂戲問昕曰:『頗解此否?』昕曰:『樓羅,樓羅,實自難解。』」也作「嘍」。
誇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大荒誕而不可信的。《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麗之兵脆弱,襪之言誇誕,說謊的言語也,不可信從。」也作「夸誕」。
靈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活輕快。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那孩兒靈便口嘍,且是會打悲阿!」《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更兼他身子輕佻,手腳靈便。」
渾淪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去參見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這位僧人明知故問,所以趙州才會如此回答,不跟他嗦。恰如曾經有僧人問九峰和尚:「是否見過延壽和尚?」九峰回答說:「山前的麥子成熟沒?」這個回答和趙州的回答剛好呼應。就像是兩枝無孔的大鐵槌,一敲就定。趙州和尚本無機心,想不到僧人輕輕一問,得了個瞪大眼睛的訝異。此番對答,若是有智慧的人,可以細嚼慢嚥,意趣無窮;沒有智慧的人,可能會像一口把棗子吞下肚,索然無味,不知所云。後來「囫圇吞棗」就從《碧巖錄》原文中的「渾崙吞個棗」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
篩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斟酒。《水滸傳》第五回:「便喚這幾個小嘍近前篩酒喫,方纔吃得兩盞,跳起身來,兩拳打翻兩個小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