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洛斯基改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所選定之旋轉橢球體上,兩定點間之大地線長,與在大地水準面上,由莫洛斯基公式計算而得之相對應兩點間之大地線長之差異。以往於三角網計算坐標時,在地面上量測之基線被化算至大地水準面上,同時其長度亦假設與橢球體上之大地線相符合,而莫洛斯基改正就是在消除此一誤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乾枯變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西乾燥之後,變硬黏結在一起。
頭天竺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D. VI-I,9; A. II,8; P. 13; C. 3-4,9+8,3-4; Pred.S. 7-8;Ll. 23; GR. 5,9+1+3,2; HL.2.44-2.58;BD. 2.59-2.79 in SL;SnL. 3.58-4.11;ED. 3.25-2.87 in HL。體一致為暗紅色,各個鱗片具褐色緣,浸泡福馬林後體呈灰色。體側無任何縱帶或斑點。各鰭紅色;尾鰭基底附近之鱗較小且色素分佈較密而呈現一塊較暗區域。 本種和A. unicolor相較在側線上方有較少的鱗;而其平均標準體長為10公分左右。
莫洛斯基公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洛斯基為求得橢球體上大地水準面之高度(h)與三角測量鎖進行方向之垂線偏差()而得之公式,其式如下:h=hc+RAsinθ+Bcosθ=+Acosθ-(B/R)sinθ式中:hc,為假定之高度與垂線偏差θ為沿著三角鎖之角距R為在三角鎖中點之橢球半徑A,B均為定值,其中A=--(1/R)∫hc cosθdθB=ho-hco+∫hc sinθdθ式中之腳註o表當θ=0時之值。
長腹劍水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性體長0.7~0.8mm,雄性體長0.6mm,雌性前體部寬大,呈卵圓形,頭 前端寬平,無額角,第4胸節後緣兩側各具1小刺。前後體部的長度比例 為60:40。後體部各節及尾叉的長度比例依次為15:26:15:17:12:15=100, 尾叉長度為寬的2.3倍,雄性的前後體部的長度比例為58:42,後體部各節 及尾叉的長度比例依次為15:21:14:14:11:11=100,生殖節較長大,尾叉 與肛節等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下定決心、意志定。
膜急制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成分為硫代硫酸鈉、氯化銨、鋁鉀礬等藥品,具有保護底片膜面並兼具定影等效果,缺點為容易氧化不易保存。
鋸鱗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或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眼大。口端位,斜裂;下頜骨前端外側有1對頜聯合齒,上頜具容納頜聯合齒的淺缺刻;頜骨、鋤骨及腭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37-39,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2.5;胸鰭腋部無小鱗片。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軟條15-16。臀鰭有硬棘 IV ,軟條14-15;腹鰭硬棘 I ,軟條 5-8 (通常為7 ) ;尾鰭深叉形。鰓膜至鰓蓋骨棘上方有一條暗深紅色之帶斑。體背部紅色,腹部則淡紅,各鰭紅色,背鰭軟條部及臀鳍之近基部處為透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疤。傷口痊癒時,由血小板、膠原蛋白和壞死的細胞等凝結而成硬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