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回爐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重修舊好。《金瓶梅》第二一回:「不知怎的撮弄,陪著不是,還要回爐復,不知涎纏到多咱時候。」
百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北方遊牧民族用來供宴樂或居住的子,後來古人在舉行婚禮時也使用。《南齊書.卷五七.魏虜列傳》:「以繩相交絡,紐木枝棖,覆以青繒,形制平圓,下容百人坐,謂之為『繖』,一云『百子』也。於此下宴息。」唐.陸暢〈雲安公主下降奉詔作催妝〉詩:「催鋪百子,待障七香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營。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詩:「三軍江口擁雙旌,虎長開自教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道路的神明為祖神,出門的人為求一路平安,臨行前都要祭拜祖神。後稱送人遠行,為餞別而設的帷為「祖」。唐.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祖已傷離,荒城復愁入。」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一八齣:「今日是端陽佳節,特具筵宴於前殿之中,更設祖於蛇門之外。」
蓬小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蓬小學是一九五○年代初期出現在中國大陸西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牧區的一種辦學形式。這些小學隨著牧民的蓬四季遷移而流動,本身也以蓬為校舍、課堂,故稱蓬小學。
  蓬小學首創於青海省,一九五二年,青海文教廳根據當時牧區藏族千戶、百戶,以及蒙族盟長、旗長的要求,先後在牧區創辦了土房小學和蓬小學各十四所,收容了一千三百多名學生,這些學校都由本民族知識分子任教,用民族語言教學。一九五三年,又在有條件的牧區建立了五十四處土房小學和蓬小學。
  蓬小學的顯著特點是一名教師、一匹馬、一塊黑板、一頂蓬,隨時可以依據放牧的需要而遷移。沒有固定的教學計畫,根據牧區的忙閒而定,...
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用來記載現金收入支出的會計簿,為特種日記簿之一。也作「現金賬」。
會計系統;務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處理會計資料的系統。參【會計資訊系統】(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中用、手腳遲鈍。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這陰陽本慢,自家算不著,倒怪人來破你的法。」也作「慢張」、「慢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掛子用的鉤。
2.為增加床框架的牢固與美觀,在框柱的接合處,所加包的金屬,稱為「鉤」。《南史.卷四七.崔祖思傳》:「劉備取鉤銅鑄錢,以充國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查會計簿及報表的目是否正確、適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九回:「怎麼我這回去查,卻見我名下的股份,是二千二百五十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