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9.6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椰胡(殼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箱用椰子殼製成,所以俗稱「殼子」,是福祿派北管戲的主要樂器。又稱板胡、提絃,因音箱由椰子殼做成,所以又叫「椰胡」。音箱略成半球體;原為絲,目前多改為鋼絲。殼子運用也十分廣泛,可用於南管以外的所有樂種,如太平歌、車鼓、戲劇後場,同時也是北管福路戲的主要樂器。屬高音樂器,和一般胡琴不同,所以稱板胡。板胡音色高亢明亮,適合表現豪邁奔放的氣勢與情調。
鼓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擦樂器。狀類高胡,上端有一喇叭,為其擴音處。演奏方式與胡琴相同,屬北管樂及廣東樂編制之一,也可單獨演奏。客語稱「叭哈」、「喇叭」。歌仔戲稱「鐵仔」、「鼓吹」。
面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木製成材板時,若年輪與木板面成四十五度角以下者,稱為「面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細的絲。如三、琵琶、南胡的外。也作「子絃」。
改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距離測量時,將兩點間之弧長化算為長所作之修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演奏時,絲產生顫音的手法。左手按時,指尖在上來回滾動,使連續產生一鬆一緊的變化,所發出的樂音,則帶有均勻的顫動。這種手法即稱為「揉」。
大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1)形體較大的三。北方曲藝大鼓書、單牌子曲常用的伴奏樂器。(2)彞族樂器。流行於雲南省彌勒、宜良、巍山等彞族居住的地區。琴桿、琴筒均為木製,蒙羊皮。
樂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用語。管樂團是指一團擁有幾組以上不同樂器的大型樂團。西方的管樂團多數是以演奏交響樂為主,它的編制包括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和指揮。古希臘時期Orchestra一詞原指希臘悲劇演出時舞台前方合唱團及歌舞表演的區域。中世紀時,這詞又用來指舞台前的地帶,到十八世紀中期,它才變為管樂團之泛稱,同時樂團的演奏區域仍然排在舞台前方。管樂團的人數和樂器的編制,隨著作曲家的需要而不斷調整。廣義的管樂團也可包括日本的雅樂團、印尼的甘美朗(Gamelan)樂團和京劇的樂團等。西方管樂團之發展:雖然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複音音樂也使用樂器在聲部上演奏,但對樂團的安排,常是非正式的。到...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邊比;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非洲約路巴族(Yoruba)、努配族(Nupe)的民俗樂器。此鼓原為土耳其(Turks)人的樂器,後由歐洲軍樂團採用,且晉升入古典樂團,稱為「響鼓」(snare drum)。此鼓為圓柱形、雙膜、矮胖樣,無論單響或雙響都可使鼓聲更清脆、有活力、且含嘶嘶聲或回響的效果。為與空靈的鼓聲相對應,鉛製的鼓緣上繫著銅鈴,每次擊鼓都有鈴鐺聲為配樂。此鼓使用彎曲的鼓槌,槌尖是平頭的。「邊比」鼓樂團都有一「團長」(master)領軍,「團長」作一些即興表演,也是帶動舞蹈部份表演的靈魂人物。族中男女祭師大都精於「邊比」鼓,且擊鼓祭祀本身專屬的神祇。「邊比」鼓廣泛使用於當地各種民俗舞蹈,例如著名的「伊...
K. W. Asante《African Dance》1996.
離散餘變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儲存靜態影像檔案格式的一種壓縮技術。例如,在JPEG檔案格式中,將每個影像分割為許多個固點大小的方塊,再針對每個小方塊做壓縮,即可產生30對18×8的壓縮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