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8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驚天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音很大。#語本漢.司馬相如〈天子游獵賦〉。後用「驚天動地」形容聲勢驚人。 △「震天駭地」
團體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當作交際場所,並將成員當成交際對象來應付,使團體的關係停留在膚淺的階段。2. 替罪羔羊:是團體中的攻擊對象,成員找其中一對象加以攻擊,以轉移大家注意,或是將其過失歸罪到他人。3. 百依百順:一味的依照且順從他人的命令行事,扮演者乖乖牌的角色。4. 凡事依順:是一種反操縱,凡事由別人替他做主,自己沒有任何的主張或意見。5. 欺凌弱小:專門注意別人的缺點和漏洞,得理不饒人;藉著攻擊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對付,而暗中的攻擊比較難以提防。《平妖傳》第三回:「解下弓來,搭上箭,弓開的滿,箭去的疾,看正狐身,颼的射去,叫聲:『著!』正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正中了狐的左腿。」也作「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養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回去而不追擊,就好像是養了一隻會吃人的老虎,日後一定會成為我們的大患啊!」於是劉邦派韓信、彭越出兵攻擊項羽,項羽被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最後在烏江邊,自刎而死。後來「養虎遺患」這句成語被用來比喻不除去仇敵、惡人,將給自己留下後患。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悉,經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Thomas Wade)告知總裡衙門,才獲得訊息。日軍在恆春整軍後,一面攻擊車城、枋山、獅子的原住民部落,一面前往滿州原住民部落招撫,清廷原擬以海難糾紛來解決,在了解日軍對台有佔領之意後,急忙任命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於6月中趕赴台灣,與日軍交涉。在沈葆楨的調度下,淮軍,台灣土勇營向南部集結,日軍查覺有異,也擬定進攻台灣府城(今台南市),雙方劍拔弩張,最後透過外交協商而化解。10月,清廷與日本締結「北京專約」,清廷賠償日軍50萬兩,日軍撤出台灣,事件落幕。經此事件,清廷深感台灣戰略地位...
中美建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卡特向新聞界發表他對此一問題的態度: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將不設時限,但她不願意看到台灣人遭到中共的攻擊或殘害。卡特表示美國今後要化干戈為玉帛,並表示美國和中國的關係是美國全球政策的重要因素。1977年底,蘇聯入侵阿富汗,翌年4月扶持阿富汗親蘇政權,蘇聯的擴張使美國大受威脅,更加亟欲拉攏中國。1978年5月20日,卡特派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訪問北京,像鄧小平表示美國的決心已下,美國與中國的建交工作在秘密中進行。12月13日,鄧小平接見美國駐北京聯合處主任伍考克,表示接受美國方面關於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與台灣斷交後繼續...
明珠暗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珠,珍貴的寶珠,引申為珍貴的物品,也指懷有才能的人。暗投,在黑暗中投擲。《史記》中記載了一篇漢代鄒陽給梁孝王的書信,其中提到:如果在黑暗中將珍貴的寶珠和玉璧投擲於路上行人面前,因為突然看到如此珍貴的東西,一時之間,誰也不敢隨便拿取,反而按住劍互相斜視,隨時準備攻擊。會有這樣的反應,完全是因為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的緣故。鄒陽以明珠自喻,陳述自己懷才不遇,得不到君王的賞識與珍愛,又遭受他人的讒言陷害。後來「明珠暗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懷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如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後套.集賢賓〉曲:「怕朱顏去也難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後來也常用來比喻好人誤入歧途,如:「他原本...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打擊敵人必須先攻擊領頭的,或做事要先把握關鍵。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埋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躲藏著,等敵人到來後再起而攻擊。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大夫!不知筵宴之間,怎生埋伏擺布?」《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像這等險惡所在,他們必有埋伏!」
重整旗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另起爐灶,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反義:一蹶不振,銷聲匿跡辨似: 「重整旗鼓」及「另起爐灶」都有重新開始努力的意思。 「重整旗鼓」側重於遇到失敗或受挫後重新開始;「另起爐灶」側重於有放棄原有的基礎重新開始。 重整旗鼓 另起爐灶 辨似例句 ○ ㄨ 敵人正退到陣線後方去~,準備再次發動攻擊。 ㄨ ○ 假使這些辦法都行不通,何不~,再想想別的方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