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4.88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面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青春期男女易患的皮膚病,常在皮膚上發生小痘或黑頭。本病因皮脂腺過度分泌、毛囊角質異化、細菌增生所致起的毛囊發炎現象。也稱為「痤」、「青春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一種會害人的水中毒蟲,形狀似鱉,能含沙射人。《抱朴子.內篇.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如聞人聲,緣口中物如角弩,以氣為矢,則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發,中影者亦病。」唐.白居易〈寄元九〉詩:「山無殺草霜,水有含沙蜮。」也稱為「短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或傷口癒合後所留下的痕跡。明.張自烈《正字通.疒部》:「疤,俗呼痕曰:『疤』。本作瘢。」如:「刀疤」、「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汗腺周圍所引起的小膿。病發後,毛囊四周的皮膚迅即變紅、發熱,且會觸痛,中間逐漸積蓄黃膿,並且形成一個核心。為一種疼痛性的毛囊急性感染。 △癤子
宛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長和兄弟五人,幼孤。祜來哭,見長和哀容舉止,宛若成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自此越加大了,頭脹如栲栳。每夜二鼓叫呼,宛若被鞭之狀。」也作「宛如」。
不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藥」。見「不可救藥」條。 01.明.海瑞《海瑞集.上編.南平教諭時期.驛傳議.上策》:「故凡百孔千莫可救藥,皆不能節省為之也。」 參考詞語︰無可救藥注音︰ㄨˊ ㄎㄜˇ ㄐ|ㄡˋ |ㄠˋ漢語拼音︰wú kě jiù yào釋義︰即「不可救藥」。見「不可救藥」條。 01.《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在那等傷天害理的,一納頭的作了去,便叫作自作孽不可活,那是一定無可救藥的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惡。《禮記.月令》:「行春令則蝗蟲為敗,水泉咸竭,民多疥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癰疽。《後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濟北惠王壽傳》:「頭不枇沐,體生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癬或疥而使毛髮脫落的狀況。如:「他因常年頭上長癬,頭髮有一撮沒一撮的,所以村子裡都叫他『王癩子』。」
傷天害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 廉:考察。 (8) 齷齪:音ㄨㄛˋ ㄔㄨㄛˋ,汙穢腐敗。 (9) 吮人癰痔:替人吸吮濃,比喻逢迎巴結權貴。吮,音ㄕㄨㄣˇ。癰,音ㄩㄥ。痔,音ㄓ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