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3.21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冠絕前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空前絕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空前絕後」原作「超前絕後」,意思是指成就超越古今,無人能比。此語較早見於《晉起居注》。晉安帝在詔書上寫著:「這樣偉大的功績,真是超越古今,沒有其他人能夠比得上啊!」在唐人張懷瓘的《書斷》中,在稱讚草聖張芝時,也有同樣的用法。唐朝人認為草書的筆法,始自東漢的張芝。張芝曾學書於崔瑗、杜度。他勤練書法,從不擇紙筆,只要家中的日常用品都可作為模擬書寫的工具;平常都對著銅鏡執筆,來糾正自己的姿勢。他為了方便練習書法,又在家門前挖了一個大池塘,習字後便將毛筆和硯臺在池中清洗,年復一年,池塘的清水竟然全被染黑,稱為「墨池」。張芝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讓他的成就青...
妙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妙之筆。比喻技能高妙的筆法。宋.仲殊〈減字木蘭花.誰將妙筆〉詞:「誰將妙筆,寫就素縑三百匹。」
分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體名。為秦代隸體的一種筆法,相傳為王次仲所創。參見「八分」條。
書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代孫過庭撰,二卷。論述正書、草書的筆法章法精到入微。現存其手書真跡一卷,題為「書譜卷上」。
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我國書法中的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種筆法。參見「永字八法」條。
雙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雙鉤執筆法的簡稱。參見「雙鉤執筆法」條。
分隸偶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朝萬經所撰,二卷。全書論分隸諸法;唐、漢分隸異同;漢、魏碑考,及古今分隸人名,上起程邈,下迄明末馬如玉,共三百十二人,各系以小傳。以前著述家自趙歐以下,罕有論及分隸筆法者,而經所錄頗詳析有門徑,考證亦較精核。書成未刊,至其孫綿前為校刊。
吳道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名道玄,以字行,生卒年不詳。唐代名畫家,善繪佛道人物、神鬼禽獸、山水臺榭、樹木草石等,筆法超妙,有「畫聖」之稱。
徐悲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2~1952)原名壽康,江蘇宜興人。法國巴黎國立美術學校畢業。歷任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等職。曾攜中國近代繪畫作品赴法、德、比、義等國展覽。以改良國畫,發揚中華藝術為終身事業。工西畫,善寫動物,國畫以馬為最馳名,筆法簡練明快,富有生氣,能夠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著有《中國畫改良論》、《美與藝》及《畫集》。
李思訓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書法家李邕所撰。全名為〈唐故雲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碑並序〉。此碑以行書帶楷書筆法,瘦勁露骨,體健韻美。立於陝西省蒲城縣。也稱為「雲麾將軍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