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女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繡等事。《周禮.地官.閭師》:「任牧以畜事,貢鳥獸;任嬪以女事,貢布帛。」《禮記.內則》:「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織紝組紃,學女事,以共衣服。」也稱為「女紅」。
不受抬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識抬舉」之典源,提供參考。 ※《西遊記.第六四回》三藏聽言,遂變了顏色,跳起來高叫道:「汝等皆是一類怪物,這般誘我!當時只以低行之言,談玄談道可也;如今怎麼以美人局來騙害貧僧!是何道理!」四老見三藏發怒,一個個咬指擔驚,再不復言。那赤身鬼使,暴躁如雷道:「這和尚好不識抬舉!我這姐姐,那些兒不好?他人材俊雅,玉質嬌姿1>,不必說那女工針指2>,只這一段詩材,也配得過你。你怎麼這等推辭!休錯過了!孤直公之言甚當。如果不可苟合,待我再與你主婚。」三藏大驚失色。憑他們怎麼胡談亂講,只是不從。 〔注解〕 (1) 玉質嬌姿:形容姿貌肌膚之美。 (2) 女工針指:指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
紅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紡織、針黹之類工作的女子。《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農夫釋耒,紅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良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良渚文化距今約五千三百年至四千兩百年間,以稻作農業作為其經濟運作之基礎,而陶器、石器、漆器及絲麻紡織業等皆已相當發達。良渚文化玉器良渚文化遺址所出土的玉器以透閃石、陽起石等軟玉為主,屬於真玉,少數有個別的蛇紋石、絹雲母等假玉。在良渚文化當時尚未有金屬器,然其玉器的雕琢技術已相當高超,以熟稔陰文線刻、淺浮雕、半圓雕、透雕等多種技藝,圖案花紋等均相當勻稱而和諧,且其整體結構相當完整而嚴謹。(註2)良渚文化的墓葬良渚文化所出土的大型墓地通常建築在人工的高土台之上,隨葬物有陶禮器、玉器等,而或其上有類似文字的刻符。然而,在平...
商丘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河南省東部、夏邑縣西北。古為商朝的都城,名亳;春秋時為宋都。明嘉靖二十四年,改稱為「商丘縣」;國民政府成立,直隸於河南省。據沙河南岸,東通江蘇,南達安徽,北入山東,為四省交通的樞紐及豫、魯、皖三省的物資集散地。農產品有小麥、棉花、豆類、高粱等,並有機械、化學、紡織等工業。也作「商邱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紡織機上固定經紗,打入緯紗的機件。形狀像梳子。《廣韻.去聲.候韻》:「簆,織具。」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卷上.乃服》:「凡絲穿綜度經,必用四人列坐,過簆之人,手執簆耙先插以待絲至,經過簆,則兩指執定,足五、七十簆,則絛結之。」
張垣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紡織時用以收絲的器具。《集韻.入聲.藥韻》:「籰,《說文》:『收絲者也。』」
法蘭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柔軟多絨,組織疏鬆的毛織品。由英語Flannel翻譯得名。據說是比利時法蘭德斯(Franders)的人創先紡織出來的。也譯作「佛蘭絨」、「佛冷絨」。舊音ㄈㄚˋ ㄌㄢˊ ㄖㄨㄥˊ fà lán róng。
常熟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江蘇省南部。全境屬長江三角洲平原,北部是主要植棉區,南部則盛產稻米、麥類和油菜籽。有紡織、電子、手錶、皮革、服裝、化工、機械等工業,手工藝品常熟花邊和紅木家具素享盛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