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冷板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般唱戲時,都有樂師在一旁敲打鼓,而樂師都是坐在板凳上的。如果沒有樂師伴奏,只有演員清唱,則稱為「冷板凳」。
敲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敲打鼓。如:「鄉村裡迎神賽會,敲打得十分熱鬧。」
大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器名。俗稱北管戲中的「大鈸」。[例]除大鈔外,嗩吶和也是北管中的主要樂器。
打擊樂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以敲、打、搖動、摩擦、刮等產生聲音的樂器族群。為英語percussion的意譯。主要分為有確定音高與無確定音高兩種。現在一般西洋音樂常用的打擊樂器有定音鼓、大鼓、小鼓、三角鐵、鈴鼓、木琴、木魚、響板等。而中國傳統音樂中,也有不少打擊樂器,如特磬、編磬、鏞鐘、鎛鐘、雲、鐃鈸、大鼓、堂鼓等皆是。也稱為「敲擊樂器」。
擂鼓鳴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在戰場上擊鼓敲,以壯聲勢。《孤本元明雜劇.午時牌.第二折》:「我今日傳了將令,則要您記的叮嚀:也不許搖旗吶喊,也不許擂鼓鳴金。」後用以比喻大張其事。如:「這不過是一件小事,不須要擂鼓鳴金,弄得人盡皆知。」也作「擂鼓篩」。
鳴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般多用於戰陣中進兵或收兵的信號。《薛仁貴征遼事略》:「再戰數合,敲得力怯,帝令鳴金歸陣。」《三國演義》第九回:「效彭越撓楚之法,鳴金進兵,擂鼓收兵。」
啪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形容器物有裂痕,不清脆的敲擊聲音。[例]這敲起來啪啦啪啦的,一定破了。
划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划動船槳。《水滸傳》第一○六回:「只聽得宋軍船幫裡一棒聲響,放出百十隻小漁艇來,每船上二人划槳。」
跳鼓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常見的民俗活動。常見於迎神賽會中。演出時通常以九人一組,中央一人擊鼓,兩人執旗前導,兩人執娘傘,外圍有四人敲。藉著鼓明快的節奏,不斷的變化陣式。氣氛雄壯、熱鬧。參見「大鼓陣」條。
笙歌匝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聲、奏樂聲充滿各處。《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此時四馬路上,正是笙歌匝地,鼓喧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