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墳圈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墳地多圍以牆,稱為「墳圈子」。
逃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低報所得或虛報扣除額與費用等,以逃避應納的稅款。如:「他因逃稅而遭人檢舉。」
小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工廠、車站、碼頭等做粗重工作的人。因其工作性質、內容均不定,有時亦為副手,稱為「小工」。
否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塞滯留。《晉書.卷四六.列傳.李重》:「臣以革法創制,當先盡開塞利害之理,舉而錯之,使體例大通,而無否滯,亦未易也。」《抱朴子.外篇.勗學》:「汲汲於進趨,悒悶於否滯者,豈能舍至易達之通途,而守甚難必窮之塞路乎?」
梅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江西省寧都縣東北。因多梅樹,稱為「梅嶺」。也稱為「修嶺」。(2)大庾嶺的別名。參見「大庾嶺」條。因多梅,又名梅嶺。(3)在江西省新建縣西的西山。相傳為漢梅福修道之處,上有梅仙壇。(4)在江西省蓮花縣。(5)在福建省閩侯縣北。(6)在福建省崇安縣東南。(7)在福建省詔安縣東南的海濱。(8)在浙江省壽昌縣西南。也稱為「梅峰」。
同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歸,同一趨向。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君子百行,殊塗而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晉書.卷二二.樂志上》:「協時正統,殊塗同致。」
避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避災害。《三國志.卷二二.魏書.陳群傳》:「或言欲以避衰,或言欲於便處移殿舍,或不知何。」《資治通鑑.卷七二.魏紀四.明帝太和六年》:「又聞車駕欲幸許昌,二宮上下,皆悉居東,舉朝大小,莫不驚怪。或言欲以避衰,或言欲以便移殿舍,或不知何。」
碧螺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綠茶。色澤青翠,香味濃郁。原產於江蘇省洞庭東山的碧螺峰上,因其葉遇熱會散發異香,當地土人稱為「嚇殺人香」。清康熙年間,聖祖遊幸太湖,撫臣宋犖曾以此茶進,帝因其名不雅馴,遂改稱為「碧螺春」。也稱為「碧蘿春」。
墨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書法拙劣。明.高啟〈憶昨行寄吳中諸人〉詩:「醉題高壁墨如鴉,一半欹斜不成字。」
風流話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人談論的風流事。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折:「本待望同衾共枕,倒做了帶鎖披枷,這一場風流話靶,也是個歡喜冤家。」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我是朵嬌滴滴洛陽花,呀,險些的露出風流話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