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鬢邊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婦女裝飾鬢髮的飾物。以翠玉製成,一端附著一根簪子,插於鬢上,一端垂著串。清.陳維崧〈水調歌頭.昨夜湔裙罷〉詞:「低約腰間素,少摘鬢邊牌。」
淘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騰致虛弱。《水滸傳》第二九回:「蔣門神雖然長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虛了身子。」《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衫》:「興哥在家時,原是淘虛了的身子。」
鬧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元宵節婦女頭上插帶的裝飾品,用烏金紙剪成飛蛾,繫在針上。宋.楊無咎〈人月圓.月華燈影光相射〉詞:「鬧娥斜插,輕衫乍試,閒趁尖耍。」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元夕》:「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翠、鬧娥、玉梅、雪柳。」也作「鬧娥兒」、「鬧鵝兒」。
怒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極度生氣,而瞪大眼睛,眼子似要彈跳出來。《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慕政更是雙睛怒突,卻都聽了仲翔吩咐,不敢造次。」
帽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帽前的裝飾品,多以寶類做成。
佛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祭場。《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曰上方,曰梵剎,總是佛場,曰真宇,曰蕊,皆稱仙境。」
寶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婦女的梳妝用具。可用以拔除汙毛、白髮等。南朝梁.江洪〈詠歌姬〉詩:「寶鑷間花,分明靚妝點。」
吐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讓、退還。《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向來欺心,換人寶,賴人質物,雖然勢難吐退;發心喜捨,變賣為修橋補路之費。」
沒氣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可供出氣洩忿的方法。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可不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難吞吐,沒氣路,短嘆長吁,愁腸似火,雨淚如。」
放映影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在上面顯示電影及幻燈片,為正方形或矩形的裝置。依表面構造可分為玻璃狀影幕、透鏡面影幕和褪光影幕等三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