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10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頭齊腳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周全、不完備。如:「這次活動計劃不夠周詳,顯得頭齊腳不齊。」「你這計畫頭齊腳不齊的,我看很難成功。」
思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慮所及的程度、範圍。《梁書.卷二五.徐勉傳》:「兼勒成之初,未遑表上,寔由才輕務廣,思力不周。」南朝梁.蕭統〈與何胤書〉:「而才性有限,思力匪長。」
鄭驛留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鄭當時在休沐例假日時,常準備驛馬在長安郊外各路口夜以繼日的接待賓客,還常常擔心招待不周的故事。典出《漢書.卷五○.鄭當時傳》。後形容好客。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山陽無俗物,鄭驛正留賓。」
不大客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貌不周到,應對態度比較不委婉。如:「原來問題出在這兒,難怪他說話不大客氣。」
地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支撐地底層的柱子。《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注引《淮南子》:「昔者共工與顓頊爭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維絕,地柱折。」
心活面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沒主見,易受人左右。《紅樓夢》第七三回:「再者,放頭兒,還恐怕他巧言花語的和你借貸些簪環衣履作本錢,你這心活面軟的,未必不周濟他些。」
不三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慮不周詳。《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七出》:「我當初不三思,撞著冤家如醉痴。」也作「沒三思」。
觸山之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太古時代的諸侯共工氏,氣力強大,怒觸不周山,使天柱斷絕,地往東南傾斜。後以觸山之力形容強大的力氣。《文選.劉孝標.辯命論》:「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唐.李善.注:「淮南子曰:『昔共工之力,怒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
慌張慌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慌忙而致思慮不周。《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李承祖死時,玉英慌張慌智,不暇致詳,到葬後漸漸想出疑惑來。」
短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數不周到。如:「在長輩面前不可短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