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91.74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稱品格、學識極為傑出的位人物為「君子」:(1)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禮記.禮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2)宋代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李薦,稱為「蘇門君子」。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下.談藝.姑溪集》:「端叔在蘇門,名次君子,……觀全集殊下秦、晁、張、陳遠甚,然其題跋自是勝場。」(3)宋寧宗時,右丞相趙汝愚被韓侂冑誣陷,太學生周端朝、張衜、徐範、蔣傳、林仲麟、楊宏中人上書營救,遭摒斥,史稱「君子」。見《宋史.卷四五五.忠義傳十.楊宏中傳》。(4)宋理宗時,殿中侍御史丁大全專權,蠻橫無理,太學生陳宜中、劉黻、黃鏞、林測祖、曾唯、陳宗人上書批評,輿論界同聲響應,稱為「君子」。見《宋史.卷四一八.陳宜中傳》。(5)明熹宗時,魏忠賢掌權,其人奸詐殘暴,御史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被陷害死於獄中,時人稱為「君子」。後魏忠賢又逮捕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昇人,害死獄中,世人也稱為「君子」。見《明史.卷三○五.宦官傳二.魏忠賢傳》。(6)清光緒時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因變法被殺,時人稱為「戊戌君子」。見《清史稿.卷四四.李端棻等傳.論曰》。(7)民初,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組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稱為「籌安君子」。
2.國畫上指松、柏、樟、楠、槐、榆種樹木。
小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稱。又稱《小舞》。係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時代,針對《代大舞》而創作的《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及《人舞》首舞蹈。這首舞蹈在該時,用以祭祀及教育青少年貴族子弟。
《周禮》。
一退二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珠算口訣,今戲用為推諉、推卸。如:「這些人做事向來是一退二五,不負責任。」
代大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樂種類名稱。又稱《代舞》、《大舞》、《樂》、《舞》等。《代大舞》係指黃帝時代之樂舞《雲門大卷》、堯時代的《大咸》、舜時代的《大韶》、禹時代之《大夏》、商時代之《大濩》及周時代之《大武》。這首樂舞在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時代,被列為貴族子弟學校必修課程,也是官方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及先師先祖禮儀中,最重要之樂舞。
《周禮》、《禮記》。
三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婚姻須有媒妁傳言。三媒證極言其鄭重。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證,親自娶了個夫人。」《紅樓夢》第八回:「你就願意給,也要三媒證,大家說明,成個體統纔是。」也作「三媒聘」。
四天安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八九年四月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最初由大學生與民眾組織追悼胡氏的紀念活動。接著發展成為學生運動,要求中共肅清腐敗,加速民主化。最後擴大為全民民主運動。月四日中共當局派出軍隊,鎮壓在天安門廣場的民主運動。此次事件即稱為「四天安門事件」。如:「對於中共處理四天安門事件的殘暴手段,所有自由世界的國家,莫不義忿填膺,同聲譴責。」
吆五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賭博時吆喝的聲音。比喻高聲呼喝。《精忠岳傳》第四八回:「你這將軍,好不知事物,只管的吆五喝,叫我如何使出這盤頭蓋頂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五齣:「小生與姐姐,雖無禮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2.古代冠、婚、喪、祭、鄉、相見等士禮。《禮記.王制》:「司徒脩禮,以節民性。」
世紀舊教教育改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世紀舊教的教育改革,是對於新教改革的回應或是奮發圖強反擊的表現。天主教在特倫特的宗教會議(Church Council of Trent, 1545~1563)後,對當時的教會進行徹底的改組,但在十世紀對教育活動影響較大的只有羅耀拉(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在一五三四年創立的耶穌會(The Society of Jesus);其餘如拉沙爾(J.B. de La Salle)領導的基督教兄弟會學校(Institute of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和法國皇港(Port-Royal)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日本歌舞伎演技中由花道亮相出台時揮手舉足的獨特台步藝術。日本神樂舞劇擷取許多能劇的傳統規定,其中一項源自禪學,就是舞蹈中的〈面延伸〉,現在以「荒事」(Aragoto武場戲)的〈方〉為代表,以極盡誇張之步伐,呈現歌舞伎中英雄角色的樣式美;尤其以〈弁慶〉、〈梅王丸〉和〈和藤內〉等之〈飛方〉為伴隨跳躍動作的有力段落,但其中亦有優美如〈丹前方〉的代表段落。故簡言之,〈方〉即為「走路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