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謝關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感謝別人關心、招呼的客氣話。《老殘遊記》第六回:「店夥送出,再三嚀:『進了城去,切勿多語,要緊!要緊!』老殘笑著答道:『多謝關照!』」
囑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囑、託付。《水滸傳》第六回:「師兄如此千萬囑付,不可推故。」《老殘遊記》第一二回:「申東造果然待之以上賓之禮,其餘一切均照老殘所囑付的辦理。」也作「囑咐」。
滿臉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滿面春風」。見「滿面春風」條。01.《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只見他眉宇開展,氣度幽嫻,腮靨桃花,唇含櫻顆;一雙尖生生的手兒,一對小的腳兒;雖然是個家常裝束,卻是滿臉春風,週身大雅。」
分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開工作。如:「分頭辦理」。《喻世明言.卷八○.楊八老越國奇逢》:「八老收拾貨物,打點起身,也有放下人頭帳目,與隨童分頭并日催討。」也作「分別」。
2.別離、分離。唐.元稹〈別李十一〉詩:「萬里尚能來遠遁,一程那忍便分頭。」
3.頭髮向兩邊分開梳攏。
肐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肩膀以下,手部以上的部分,分大小二節。《水滸傳》第二四回:「我是一個不帶頭巾男子漢,噹噹響的婆娘,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的馬,人面上行的人!」《文明小史》第七回:「立刻上來三人,一個拉辮子,兩個架肐膊,從床上把他架了出來。」也稱為「胳膊」、「胳臂」。
頭稍自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拉扯頭髮。比喻人自討苦吃,自找麻煩。元.關漢卿《玉臺鏡》第二折:「老姑娘手把著頭稍自領,索什麼囑付嚀。」也作「頭梢自領」。
丁丁當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玉石、金屬的撞擊聲。《老殘遊記》第二回:「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裡,便丁丁當當的敲。」也作「噹噹」。
激忿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簪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住髮髻的飾物。《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小孩子吹的簫、打的噹、女人戴的錫簪子,撾著了這一件,掉了那一件。」
高鳳流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高鳳專心誦讀,晝夜不停。其妻曾嚀他看管雞群,勿使啄食曝晒在庭院的麥子。高鳳拿著竿子專心念誦經書,而不知忽下暴雨,大水沖走了麥子。事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高鳳傳》。後形容讀書專心,或嘲謔書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