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地、宇內。如:「寰宇」。《舊唐書.卷三一.音樂志四》:「睿感通寰,孝思浹宙。」
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兒歌唱,花開芬芳。形容景色的美好。如:「春天到了,大地一片鳥語花香。」也作「花香鳥語」。
森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宇宙間的各種現象繁多而整齊的排列在眼前。《五燈會元.卷一九.白雲守端禪師法嗣》:「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詣和晉國趙鞅、宋國樂大心、衛國北宮喜、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準備好戍守的將士,並說:「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進見趙鞅,趙鞅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子太叔回答:「這是儀,不是禮。」趙鞅再問:「那什麼叫做禮呢?」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禮,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民的行事依據。』天地的規範準則,人民就加以效法。」後來「天經地義」這句成語,就從《左傳》文中「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演變而出,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萬象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作「萬象新」。「萬象」就是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這個詞語出現得相當早。晉.孫綽〈遊天臺山賦〉︰「渾萬象以冥觀,兀同體於自然。」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把大自然界的事物或景象混合起來加以冥想或觀察,無形中就會體驗到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五燈會元.卷一九.白雲首端禪師》︰「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意思是說︰天下地上,日月星辰,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或景象紛然雜亂散布排列在眼前。唐.薛能〈新雪八韻〉詩首揭二句︰「大雪滿初晨,開門萬象新。」意思是說:清晨的一場大雪下得漫天掩地,打開門就看到大自然界的事物或景象都顯現出新的面貌。綜合上述三例,我們大概可以斷言「萬象更新」就是從「萬象新」演變而...
沉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寂靜。如:「清晨時,大地一片沉寂。」。
一敗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典源作「壹」。「壹」同「一」。一旦戰敗身死,將會是肝腦塗滿大地。#語出《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後用「一敗塗地」形容做事失敗,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海晏河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水平靜,黃河清澈。比喻天下太平。《景德傳燈錄.卷二二.潭州水西南臺道遵和尚法雲大師》:「一言啟口,振動乾坤,山河大地,海晏河清。」《紅樓夢》第一一九回:「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師善後事宜一本,奏的是海晏河清,萬民樂業的事。」也作「河清海晏」。
搖搖欲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危如累卵,岌岌可危,風雨飄搖反義:安如磐石,安如泰山,巋然不動辨似: 「搖搖欲墜」及「岌岌可危」都有極度危險的意思。 「搖搖欲墜」側重於物體將墜之危境;「岌岌可危」側重於危險狀況之描述。 搖搖欲墜 岌岌可危 辨似例句 ○ ㄨ 戰爭之後,只剩幾面~的斷垣殘壁,立在瓦礫堆中。 ㄨ ○ 經過大地震後,山上土石嚴重鬆動,情況~。
蒼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青色。漢.馬第伯〈封禪儀記〉:「仰視巖石松樹,鬱鬱蒼蒼,若在雲中。」唐.李朝威《柳毅傳》:「大天蒼蒼兮,大地茫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