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09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傳說中,天空是由不周山、崙山等八座高山支撐著,稱為「天柱」。《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宋.文天祥〈正氣歌〉:「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歸奇顧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的歸莊和顧炎武。因二人相友善又行事奇特,性情怪僻,時人稱為「歸奇顧怪」。清.陳康奇《郎潛紀聞》卷八:「國初,山歸處士莊,與亭林齊名,時有歸奇顧怪之目。」
無脛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脛而走」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詩外傳.卷六》1>晉平公2>游於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船人盍胥3>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山4>,無足而至者,猶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食不足,朝收市賦。吾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
緬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遠、遙遠。晉.潘岳〈寡婦賦〉:「顧影兮傷摧,聽響兮增哀,遙逝兮逾遠,緬邈兮長乖。」南朝宋.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想像山姿,緬邈區中緣。」
天空地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闊天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魏晉南北朝時,戰禍頻仍,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因此玄學盛行,崇尚出世無為的道家思想,以及神仙方術之說。在詩壇上則是盛行遊仙詩,許多知名的文人都曾經創作,如曹植、阮籍、郭璞等。這些遊仙詩或逃避現實,崇尚神仙,或藉著神仙之說以抒發自身不得志之鬱憤,對於神仙的居處和生活情態,均描寫得十分鮮活生動。在〈道士步虛詞〉一○首之中,庾信以「海闊」形容海上飄渺的仙山,用「天高」描寫懸於崙之巔的玄圃,景象十分高遠遼闊,亦象徵了神仙生活的自由自在、毫無拘束。後來「海闊天空」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或形容無拘無束,漫無邊際的樣子。
恣情縱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所節制的任情縱欲。宋.陸九淵〈與曾宅之書〉:「惟其生於後世,學絕道喪,異端邪說充塞彌滿,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與世間凡庸恣情縱欲之人均其陷溺,此豈非以學術殺天下哉?」《明史.卷一八八.陸傳》:「江南米價騰貴,京城盜賊橫行,可恣情縱欲,不一顧念乎?」
壽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齡的樹木。《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菜之美者,崙之蘋,壽木之華。」唐.元結〈退谷銘.序〉:「滿谷生壽木,又多壽藤縈之。」
祁寒暑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天酷寒而夏天溼熱。形容日子過得十分艱苦。《明史.卷一八八.陸傳》:「錦衣玉食,豈知小民祁寒暑雨凍餒之弗堪。」也作「祁寒溽暑」。
盜仙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金山寺和尚法海,告訴許仙白素貞是蛇妖所變成。到端陽節時,許仙勸白素貞飲下雄黃酒,白素貞遂現出原形,許仙因而驚死。白素貞於是潛入崙山,欲盜取靈芝仙草以救活許仙,但無法戰勝鶴鹿二童,南極仙翁憐憫,乃贈以靈芝,救活許仙的故事。
不脛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脛而走」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詩外傳.卷六》1>晉平公2>游於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船人盍胥3>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山4>,無足而至者,猶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平公曰:「吾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食不足,朝收市賦。吾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