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颳風所揚起的沙土。如:「沙漠地區總是風沙滾滾。」
三疊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之歐州南部,從其內容可知當時當地除一度淪為淺海外,經常為氣候乾旱之區,其情況與稍早在古生代末期之為沙漠相去無多。三疊系之另一標準在阿爾卑斯山及地中海一帶,全屬海相,由以石灰岩及白雲岩為主之深海沈積物構成,內含豐富化石。此阿爾卑斯式三疊系分為五部:下部、中二部,及上二部,分別與德國式之下、中、上三部同時。世界各地之三疊系通常比照阿爾卑斯式三疊系畫分,因後者富含化石,便於對位。 生物演化在生物演化上三疊紀頗可重視。在古生代末期,有甚多種類因迄今未明原因同時絕滅;故在緊接其後之三疊紀早期一時物種銳減。繁榮又漸從三疊紀恢復,至...
瀚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中國大陸北方的沙漠地區。北齊.魏收〈為孝靜帝下詔禪位〉:「關隴慕義而請好,瀚漠仰德而致誠。」
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揚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揚名,傳播聲譽。三國魏.曹植〈白馬篇〉:「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如得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
見少怪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蹄目,脊椎動物。身形高大,背上有駝峰,依駝峰可分單峰和雙峰兩種。雙重眼瞼,可擋風沙。腳下有肉墊,適於沙漠行走。能反芻,有高度耐飢渴的能力。可供騎乘及載貨,是沙漠中的主要負重動物,故亦稱為「沙漠之舟」。原產地在北非、阿拉伯、伊朗、中亞和西班牙等地。亦稱為「橐駝」。馲,音ㄌㄨㄛˋ。
三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文學觀點4 評價 生平9502123駱彥伶編輯三毛(本名陳平,原名陈懋平,英文名Echo,三毛是後期的筆名,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祖籍浙江省定海,出生於重慶,是台灣70至80年代的著名作家,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成名,其讀者遍佈全世界華人社群。她慣以第一人稱寫作,最特別的為文技巧,在於把故事中『我』提升到一種程度,——代表讀者,導引讀者跟隨她進入神話,這可以說是一種獻祭或救贖的過程,透過作品使得閱讀的善男信女得到一種滿足。因長期...
藐不可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遼遠而無法度量。[例]這一片藐不可測的戈壁沙漠,不知盡頭是在何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頰上的鬚毛。《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沙漠之北,蔥嶺之西,冒耏之類,跋涉懸度。」《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下.波斯傳》:「祠夕,以麝揉蘇,澤耏顏鼻耳。」
西洛可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自撒哈拉沙漠,吹過南地中海或北非,凡向東吹的南風或西南風,稱為「西洛可風」。這種風乾燥而燠熱,多挾帶沙塵,常見於七、八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