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妙而中肯。《晉書.卷四三.王戎傳》:「王戎談子房、季札之間,超然著。」
武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大明宮的北門。太宗為秦王時,殺其兄太子建成、齊王元吉於此。舊址位在今陝西省長安縣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北闕。位於漢未央宮北。《文選.吳質.答東阿王書》:「至乃歷闕,排金門,升玉堂。」
2.傳說中北方的山名。《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遺屯騎於闕兮,軼先驅於寒門。」
3.天帝的居處。後泛指宮殿。《楚辭.劉向.九歎.遠遊》:「選鬼神於太陰兮,登閶闔於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蔡,據〔後漢書‧列傳〕載:「字叔陵,汝南南頓人。學通五經,門徒常千人,其著錄者萬六千人;徵辟並不就。順帝特詔徵拜議郎,講論五經異同,甚合帝意。遷侍中,出為弘農太守,卒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遠的洞見。《北史.卷四○.李彪傳》:「合契鬼神者,先皇之燭也。」
2.月亮。三國魏.曹丕〈答繁欽書〉:「羅帷徒袪,燭方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色的熊。《文選.曹植.七啟》:「熊素膚,肥豢膿肌。」《文選.張華.女史箴》:「熊攀檻,馮媛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沌。漢.班固〈典引〉:「同于草昧,混之中。」
棉花嶼-矽質武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棉花嶼又名扛轎嶼,位於北緯25°29',東經120°06',距基隆港21浬。棉花嶼和北方之彭佳嶼,西南方之花瓶嶼,三島鼎立。棉花嶼略成橢圓形,東西軸為短軸,長約 300公尺;南北軸為長軸,長約500公尺;周圍1800公尺,面積0.12平方公里。棉花嶼之海岸為連續之斷崖絕壁,海浪衝激海崖底部;海岸平直,只於西北部有一小灣,約50公尺寬,海崖較低,有一小砂洲與平地連續,成為本嶼惟一之登陸地點。東海岸之中央部有一岩礁,高約25公尺,屹立於海中,呈一奇觀,有「屏風岩」之稱。 本嶼地勢,大致東南部最高,北部呈臺地狀,西北部之小灣內有寬約20公尺之砂洲,與內部之稍寬平地相連,而呈畚箕形。東南部之高地有三座...
墓誌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黑女墓誌銘的別名。參見「張黑女墓誌銘」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867)俗姓邢。曹州南華(今山東省東明縣東南)人。出家受戒後,至江西參謁希運,後參大愚、靈祐禪師,並得到希運的印可。開悟後北歸河北鎮州,並在城東南的滹陀河畔建臨濟院弘揚禪法。遂成臨濟宗。著有《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一卷。得法弟子有存獎等二十二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