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35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柯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餞公主之行。……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樂、車輿、武衛、鑾鈴,爭來迎奉,人物闐咽,鐘鼓喧譁,不絕十數里。見雉堞臺觀,佳氣鬱鬱。入大城門,門亦有大榜11>,題以金字,曰「南...
姝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美女。清.陳維崧〈水龍吟.夜來幾陣西風〉詞:「光景如新宛記,記臺相逢姝麗。」《聊齋志異.卷二.嬰寧》:「抵家,母睹姝麗,驚問為誰。」
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綺羅衣,絲質的衣服。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碧之華琚。」唐.杜審言〈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懷〉詩:「羅衣一此鑒,頓使別離難。」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據《全宋詞.柳永》引)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覺、疏絃脆管,時換新音。 越娥蘭態蕙心。逞妖豔、昵歡邀寵難禁。筵上笑歌間發,舄履交侵。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一夢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生曰:「我放蕩,不習政事。」妻曰:「卿但為之,余當奉贊。」妻遂白於王。累日,謂生曰:「吾南柯7>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藉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生敦授教命。王遂敕有司8>備太守行李。因出金玉、錦繡、箱奩9>、僕妾、車馬,列於廣衢10>,以餞公主之行。……郡有官吏、僧道、耆老、音樂、車輿、武衛、鑾鈴,爭來迎奉,人物闐咽,鐘鼓喧譁,不絕十數里。見雉堞臺觀,佳氣鬱鬱。入大城門,門亦有大榜11>,題以金字,曰「南...
翻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陳出新」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張文潛〈粥記〉贈潘邠老云:「張安道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穀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臟腑相得,最為飲食之良妙。」……後又見東坡一帖云:「夜坐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1>養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尤不可說!尤不可說! 〔注解〕 (1) 膈:音ㄍㄜˊ,體腔中分隔胸腔與腹窗u蘆云泵晹蛂C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漢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珠幕繡柱圍黃鶴,錦纜牙檣起白鷗。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墮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栖老鳳凰枝。佳人捨翠春相問...
百年偕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白頭偕老」。見「白頭偕老」條。01.金.元好問〈燭影搖紅.紅葉翻階〉詞:「捧觴、何妨屢勸。百年偕老,五福齊眉,人間稀見。」02.《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孫媳婦是好的。只願你們夫妻百年偕老,多子多孫!」 
紫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紫色的雲氣。比喻祥瑞之氣。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四:「西望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張大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部作品都用新的敍事寫法,不斷自我突破,被譽為當代臺灣甚至華人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張大春的妻子葉美,是時報出版副總編輯。 觀點 他創作力豐富,從事各類文體的寫作,偵探、科幻、歷史、鄉野傳奇,以及自創的新聞體、週記體小說,兼及時論雜文,他說他很難「安分地」固守某一種小說的敘事風格與修辭技巧。因此張大春始終是個不願為小說以外的東西被貼上標籤的作家,始終追問真實虛構、敘事詮釋問題的他,之所以使用魔幻寫實的遠因,是當寫實不再能呈現斷裂臺灣社會現況時,就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問新的問題,或在一樣的問題背後,尋找新的意義,藉此揭發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