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嘟嘟噥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自言自語,說個不停。《紅樓夢》第四八回:「這個人定要了,昨夜嘟嘟噥噥,直鬧到五更天纔睡下。」
發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發
退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歸還、退還。《紅樓夢》第五七回:「這丫頭今兒不了!怎麼去了幾日,忽然變了一個人。我明兒必回老太太,退回你去,我不敢要你了。」
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
蹄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罵人的話。《紅樓夢》第二一回:「平兒魔了。這蹄子認真要降伏我,仔細你的皮要緊。」《兒女英雄傳》第七回:「誰知越勸她倒把勸翻了,張口『娼婦』,閉口『蹄子』。」
沈石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文學獎”《斑羚飛渡》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象母怨》獲“首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大獎”《羊血頂兒》被評為《巨人》雜誌“1995年度最受歡迎的作品”《混血豺王》獲“第四屆宋慶齡兒童文學提名獎”《保姆蟒》被評為臺灣行政院新聞局1996年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臺灣行政院新聞局第十四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他的作品三次被臺灣兒童文學會、《國語日報》、《民生報》、《兒童日報》和《幼獅少年》評為“‘好書大家讀’年度優秀少年兒童讀物獎”。 主要作品《第七條獵狗》 小說集 1985年1月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共收作者8...
顛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狂。《北史.卷七.齊文宣紀》:「問婦人曰:『天子何如?』答曰:『顛顛痴痴,何成天子。』帝乃殺之。」
恬不為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恬不知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恬不知恥」原作「恬然不恥」。唐馮贄作的《雲仙雜記》,雜載古今逸事。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平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行為常癲癲,怪裡怪氣,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一點也不覺得可恥。有一天,他喝完酒後,把《毛詩》這本書卷了卷,再沾上油當作蠟燭。他點著這個蠟燭,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後來「恬不知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
心非口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卻充滿邪念的人,縱然把我逼死,我也不會傳的。」但程偉並沒有就此放棄,仍是苦苦相逼,結果把妻子逼而死。此處原文中的「口是而心非者」,指的是口中說一套,心中卻是充滿邪念的人。另外在《抱朴子.內篇.微旨》亦見「口是心非」一語,原文內容則是表述某些人不做善事,喜好殺戮,而且嘴裡說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又是另外一套。這些都是種罪過。後來「口是心非」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致。
狂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吼叫。如:「那匹狼因受傷而狂嗥不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