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舊五代史.卷八○.晉書.高祖本紀六》清.邵晉涵注引《舊五代史考異》:「晉祖以彥澤有軍功,釋其罪。濤伏閤抗疏,請置于法。晉祖召見之,濤植笏叩階,聲色俱厲,晉祖怒叱之,濤執笏如初。」
金針度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金針:傳說鄭侃之女采娘,七夕祭織女,得一金針,因之刺繡技藝更加出色。後秘訣。度:通[渡],過渡;引申為傳授 出處金。元好問論詩:[鴛鴦繡出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 用法比喻把高超的秘方與技巧傳授他人。 例句魯迅。懷舊:[用筆之活可做金針度人。] 同義傾囊相授 反義秘而不傳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不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僅,只。指不超出某種範圍。《新唐書.卷一五九.盧坦傳》:「坦縣人弟輸,勿顧限,違之不過罰令俸爾。」《老殘遊記》第一回:「相隔不過一點鐘之久,那船來得業已甚近。」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語出《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後借此語以諷持志不終的人。《晉書.卷五三.愍懷太子傳》:「信惑姦邪,疏斥正士,好屠酤之賤役,耽苑囿之佚游,可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者也。」
和衷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陳子龍〈論召對內降疏〉:「在陛下淵衷,以方大臣和衷共濟,恐憲臣戇直,奏對之際,復生異同。」
裝模作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做作,不是出於自然的表現,如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來,一來奉旨欽命,二來包相鈞,三來大哥的分派。故此裝模作樣,扮成這番光景,遍處找尋二哥。」就是這個意思。
洩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應該讓人知道的事情讓人知道了。《三國演義》第六回:「商議已定,密軍土勿得洩漏。」《西遊記》第一四回:「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在心,再莫洩漏一人知道。」也作「泄漏」、「洩露」。
噬臍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林則徐〈曉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稿〉:「若不趁此刻猛省回頭,以後雖欲改圖,噬臍莫及。」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朱熹〈答汪尚書書〉:「熹不揆愚鄙,妄陳管見。伏蒙高明垂賜誨答,反復玩味,欽佩無忘。然有所疑,敢不自竭?道在六經,何必它求誠如台,亦可謂要言不煩矣!」
訓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刑法上指犯罪行為人其犯罪行為之動機在公益或道義上顯可宥恕時,依法本應處以拘役或罰金,而由法官在宣示判決時,得於判決主文以訓誡代替拘役或罰金刑之宣示判決。[例]檢察官念在他罪行輕微且又是初犯,當面加以訓誡後,下令飭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