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船舵的尾端。明.張自烈《正字通.部》:「䈾,俗呼船舵尾曰䈾。」
放花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能放出火花的炮。《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到了月牙池,見許多游船在那裡放花炮。」
炮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俗稱。如:「逢年過節,小孩子最喜歡在戶外放炮銃。」也作「炮」。
觱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海南黎族的樂器,由兩根如箸的細管並排組成。長約二十至三十公分,原有二至四個按音孔,經改革成為前七後一,音域較傳統更廣,音色更顯清亮。也作「篳達」。
調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臺上的排兵布陣場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將軍引卒子騎馬調陣拿綁下。」也作「調陣子」。
馬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製吹奏樂器。管身有六個按音孔,上端承插一小管,管內有一方形簧片,下接牛角製的喇叭口。音色圓潤。
滿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多、最多。《坡本金瓶梅》第二○回:「就是揭實枝梗,使了三兩金子,滿頂了,還落他二三兩金子,勾打個甸兒了。」
孽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叛逆的黨徒。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扶桑落日之濱,妖朋蟻結。孤尋雲之際,孽黨蜂騰。」
打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哨、警戒。《西遊記》第三回:「逐日操演武藝,教小猴砍為標,削目為刀,治旗旛,打哨子,一進一退,安營下寨,頑耍多時。」
捧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胡亂模仿他人,以致弄巧反成拙。參見「東施效顰」條。宋.黃庭堅〈次前韻謝與迪惠所作五幅〉詩:「今代捧心學,取笑如東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