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愚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挺鹿走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鋌而走險」。見「鋌而走險」條。01.清.趙翼《廿二史記.卷二一.五代史.薛史書法迴護處》:「勢當騎虎難下之時,不得不為挺鹿走險之計。」
 
紙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竹片為支架,外糊以紙;或紙製的冥器。《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我自己打下墳,合下棺材,做下紙紮。」也作「紙」。
攘臂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動手臂,高聲呼喊。宋.辛棄疾〈淳熙己亥論盜賊子〉:「皆能攘臂一呼,聚眾千百。」也作「振臂一呼」。
引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辭官引退以讓賢者。宋.歐陽修〈乞出第三子〉:「而臣以顧惜國體,既不當更與誨等辯正,便合引避去位。」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或曰:『何執中嘗封慶國公矣。』湯公曰:『執中不知引避,此何足為法哉!』」
飾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飾作假。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世俗飾偽行詐,為民巫祝,以取釐謝。」宋.歐陽修〈再辭轉給事中子〉:「非敢飾偽,上煩聖聰。」
趕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生計奔走張羅,多指趕場以賣藝、做生意等維持生計。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六.酒樓》:「又有吹簫、彈阮、息氣、鑼板、歌唱、散耍等人,謂之『趕趁』。」《後水滸傳》第一六回:「只見兩旁許多趕趁的人,將各種貨物也有開鋪面的,也有雜堆在地下的。」
2.趕做。如:「為了貼補家計,她每天忙著趕趁家庭手工副業。」《水滸傳》第四回:「師父穩便,小人趕趁些生活,不及相陪。」
3.追趕、奔走。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一折:「好運,好運,卑田院裡趕趁。」《金瓶梅詞話》第二回:「你這兩日腳步兒勤,趕趁得頻,一定是計掛著間壁那個人,我這猜如何?」
4.利用時機趕緊去作。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八.元符二年》:「別無擘畫,只是趕趁催督將士向前入賊境,不度事勢難易,地里遠近,兵馬彊弱,堪用與不堪用。」
5.舊時指妓女到酒樓唱歌陪酒。《醒世恆言.卷三》:「又有個家道凋零,養他不活,苦守不過,依舊出來趕趁。這謂之不了的從良。」
矯情飾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飾真情而以假面目欺詐人。宋.朱熹〈與宰執子〉:「伏念熹昨以蒙恩進職,輒具辭免,非敢矯情飾詐,罔上盜名。」
節外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節外生枝」。見「節外生枝」條。01.宋.歐陽修〈再論燕度鞫獄枝蔓子〉:「今燕度本令只勘滕宗諒使過公用錢,因何劾問大臣議邊事?顯是節外生事,正違推勘敕條。」 
罪惡貫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惡貫滿盈」。見「惡貫滿盈」條。01.宋.歐陽修〈論呂夷簡子〉:「夷簡罪惡滿盈,事跡彰著。」02.《聊齋志異.卷七.劉姓》:「罪惡貫盈,不自悛悔。……此等棋暴,合置鐺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