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起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生火災。《晉書.卷三四.列傳.杜預》:「多張旗,起火巴山,出於要害之地,以奪賊心。」《老殘遊記》第一五回:「一言未了,只聽得必必剝剝的聲音,外邊人聲嘈雜,大聲喊叫,說:『起火!起火!』」
千兵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仁威將軍。年五十六卒,諡武。 (2) 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將帥的部屬。麾,音ㄏㄨㄟ,用來指揮的旗。 (3)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退。見「所向披靡」。
表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標記。《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初,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三國志.吳書.周魴傳》:「井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使山兵吏民,目瞻見之。」也作「表誌」。
搴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取敵人的旗。《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
大纛高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位者的儀杖旗。形容聲勢顯赫。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今日個茅簷草舍,久以後博的個大纛高牙。」也作「高牙大纛」。
霓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儀仗。以五采羽毛裝飾的旗,因像虹霓,故稱為「霓旌」。唐.岑參〈題觀樓〉詩:「羽蓋霓旌何處在,空留藥臼向人間。」唐.杜甫〈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高牙大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高位者的儀杖旗。形容聲勢顯赫。明.無名氏《廣成子》第一折:「你看我鼎鼎調和輔聖朝,受天恩居重爵,怕不待高牙大纛顯奢豪。」也作「大纛高牙」。
煙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讓。今將百萬之眾,遇城而不能下,何謂邪?」遂圍之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1>十餘丈,瞰臨2>城中,旗蔽野,埃塵連天,鉦鼓3>之聲聞數百里。或為地道,衝輣橦城。積弩亂發,矢下如雨,城中負戶而汲。王鳳等乞降,不許。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注解〕 (1) 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上設有望樓,為古時用來偵察敵情的戰車,亦名望樓車。 (2) 瞰臨:從高處往下看。瞰,音ㄎㄢˋ。 (3) 鉦鼓: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鉦,音ㄓㄥ。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是古代行軍...
旗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只見一隊軍馬,打龍鳳日月旗旛,四斗五方旌。」
風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調、標。《魏書.卷二一.獻文王傳下.彭城王勰傳》:「汝親則宸極,位乃中監,風標才器,實足師範。」《南史.卷七二.文學傳.論曰》:「文章者,蓋情性之風標,神明之律呂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